张良跟着刘邦从洛阳一带一路向南打,中间所打的硬仗甚多,不多述,单说峣关、蓝田一战,可以看出张良运用谋略之精良。他先是虚张声势,令敌恐惧;再金钱收买,分化敌人内部;最后趁敌松懈而击之。于是一战结束了秦王朝,其功勋真是辉哉煌哉。
说到张良的谋略,我们必须注意一个名词:"黄老哲学"。"黄老哲学"就是把老子学说用于政治、军事,用于治国平天下的一种学说。其主要点是"讲究清静无为","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讲究"以柔克刚",讲究"后发发人",讲究"吃小亏占大便宜"等等。
(二)张良帮着刘邦与项羽斗的第一个显著事例是鸿门宴。
在鸿门宴上,刘邦一方的每个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张良事先安排好的:诸如刘邦见项羽时说话的那种谦卑、恭谨;樊哙闯帐时说话的那种正义凛然。樊哙这套话的基本意思,第一次是刘邦在头天晚上对项伯讲的,项伯回去已对项羽说了一遍;次日一早刘邦来到鸿门,一见项羽又表达了一遍;而后到宴会上又让樊哙大噪门地当众说了一遍。于是项羽已被争取得处于中立状态。剩下地就只有集中力量对付范增了。
张良所导演的刘邦集团应对项羽集团的策略,最主要是就是"以柔克刚",当前的形势对我不利,我们就得隐忍,要设法保存实力,要在隐忍的过程中显示自己一方的正义性,以争取名路诸侯,乃至项羽阵营中一部分人的同情、支持,从而积蓄力量,以求日后的反攻。以今天的"无为"达到日后的"无不为"。
(三)张良帮着刘邦与项羽斗的第二个重要事例,是刘邦在彭城惨败的关头,张良向刘邦推荐了韩信、彭越、黥布三将。
彭越原是一支独立大队,并不属于刘邦,他的活动地区是在河南与山东交界的一带地方。他与田荣首先举旗反项羽,已经给刘邦的趁势取关中帮了大忙。如果能紧紧团结、利用彭越,就等于在项羽后方开辟了一条新的战线。事实上刘邦正是这样做的,他派刘贾等人率军进入彭越地区,联手发动运动战、游击战,牵得项羽像救火队一样地东线、西线两头跑;
关键字: 内容标签:铸就,笔下,帝王,司马迁,张良铸就 笔下 帝王 司马迁 张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