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红色教授"杨秀峰:曾被聂荣臻赞"政权工作专家"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晨报
 
1934年10月,杨秀峰(见图)从日本回国,以左派教授身份在上层开展统战工作。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在北平爆发后,杨秀峰在天津立即组织青年学生起来呼应,并领导了天津“一二·一八”大游行,被称作“红色教授”。从此,杨秀峰投笔从戎,走上抗敌救国之路。
  英雄故事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号召选派优秀干部去华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鉴于杨秀峰在平津及河北的声望,中共北方局指示他回河北开展工作。杨秀峰毅然放弃了相对优厚的教授生活,把两岁的独子寄养给人,投笔从戎,偕夫人孙文淑奔赴抗日前线——冀西。一些平津流亡学生和东北溃散部队很快团结在他周围,在他的领导下开展英勇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37年,杨秀峰等人配合八路军创建了冀西抗日根据地,1938年,又出师冀南,开辟了冀南平原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他的身份也由大学教授到游击队司令,再到行署主任。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选举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杨秀峰当选为主席,成为边区人民公认的群众领袖,很有威望和影响。
  杨秀峰非常擅长统战工作。早在平津任教授时,他就在教育文化界上层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统战工作。在冀西和冀南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期间,杨秀峰一方面同国民党顽固势力进行坚决的反摩擦斗争,另一方面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很高的文化素养,谈古论今,纵论当前形势,规劝国民党顽固派将领石友三、张荫梧等停止摩擦、一致对外、全力抗战,其高超的斗争艺术,让顽固派也不得不表示钦佩。
  聂荣臻曾高度评价杨秀峰在边区政府的工作,称其为“政权工作专家”。
  抗战足迹
  杨秀峰工作的晋冀鲁豫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 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开始在山西太行和太岳山区建立根据地,1938年4月,扩建为晋冀豫根据地,驻河北省涉县,后迁至邯郸市。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位于河北邯郸涉县城西北索堡镇弹音村,现为一独立的四合院,由正房、北屋、戏台和西耳房组成,是重要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京晨报记者 王歧丰
  据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资料

关键字: 内容标签:政权,教授,红色,专家,聂荣臻,工作,杨秀峰政权 教授 红色 专家 聂荣臻 工作 杨秀峰
下一篇:古代"大师"招摇撞骗:卢生骗秦始皇引发焚书坑儒||上一篇:古人如何纳凉:魏晋前男人打赤膊 女人穿"开裆裤"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