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男子收藏2600余份婚书 时代从清代乾隆时期至今

编辑:秋痕 来源:北方新报
 
新华社消息 在江西省石城县,32岁的黄其友因专职收藏婚书被称为“收藏幸福的人”。他的“百年婚书馆”收藏了2600多份全国各地从清代乾隆时期至今的婚书。
  婚书馆中年代最久远的婚书为清朝时期。从婚书上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婚书上甚至可以看出“娃娃亲”等婚姻形式。
  “这张婚书左、右上方各站着一个小男孩,手拿丘比特之箭,底下是玫瑰花和鸳鸯戏水,是民国时期的典型版本。”黄其友说,当时人们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追求婚姻自由的思想逐渐被接受。婚书多为手绘手写,画面设计精美。
  在婚书馆,记者还看到一份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建立政权后,于1932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结婚证书,证书设计朴素简洁。
  新中国成立后,结婚证印制更为考究,证书上多色套印石榴、稻穗、棉花、和平鸽等精美图案,寓意吉祥幸福。黄其友认为更显进步的是,婚书上出现了自愿结婚的表述,“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互敬互爱”成为这一时期婚书的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结婚证书更彰显法律文书本质,证书也首次张贴上夫妻双人合影照。1991年,结婚证由民政部统一监制,格式也从以往的奖状式统一改为册子式。2004年起,全国统一使用同一格式证书,证书封面设计为枣红色,增加了水印的防伪标记。
  “婚姻是人生大事,作为婚姻凭证的婚书更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集合了时代思潮、艺术时尚,对研究中国婚俗史、地方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黄其友说。
  收藏不同时期的婚书,不仅仅是源于收藏爱好,更是为了记录一份幸福的爱情。黄其友和妻子是高中同学,喜欢收藏的夫妻俩一直寻思记录这段爱情的最佳方式,而印证美好姻缘的婚书成为他们共同的选择。(高皓亮)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乾隆,婚书,清代,时期,男子,收藏,时代乾隆 婚书 清代 时期 男子 收藏 时代
下一篇:南京沦陷期间牺牲十多位“无名烈士”姓名被确认||上一篇: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一直战斗到抗美援朝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