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叶圣陶对园林有深厚感情 所种桂树至今仍存活

编辑:秋痕 来源:人民政协报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是苏州人,自小就跟苏州的园林亲密接触,对园林产生了很深的感情。20世纪30年代叶圣陶一度寄居上海,但仍念念不忘苏州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树木花卉。因为他喜爱园林中的缤纷绿荫和四时花卉,于是自己也养成了种花的习惯。他在上海住的是石库门房子,没有什么院落,只有狭小的天井,而天井又是水门汀(水泥地)的,没法下种,于是,他专门去买了十几个瓦盆,在瓦盆里种了许多牵牛花。1931年9月他在所写的《牵牛花》一文里谈到过此事:“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 
  后来,在瓦盆里种花叶圣陶还觉得不够尽兴,于是干脆敲掉水泥地,铺上泥土,来种花卉树木。1935年2月,他在《天井里的种花》一文里写他自己:“当时住在上海的弄堂房子,他把天井里的水门汀两边凿去,只留当中一道通道,把水门汀下面的砖砾请人运走,从不近的田野里装了几车泥土运回家里,铺在天井里。再买了植物种下,他种了蔷薇两棵,紫藤两棵,红梅一棵,芍药根一个。”
  1935年秋,叶圣陶全家从上海迁回家乡苏州,住在滚绣坊青石弄5号。后来他在《抗战周年随笔》一文里写道:“苏州住的是新造的四间小屋,讲究虽然说不上,但还清爽,屋前种着十几棵树木,四时不断地有花可玩。”他亲手种植了海棠、桂花等,他所种的桂树至今还存活着。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定居北京,他住在一所四合院里,还在庭中种了两棵海棠。
  沈鸿鑫

关键字: 内容标签:桂树,存活,深厚,园林,感情,叶圣陶桂树 存活 深厚 园林 感情 叶圣陶
下一篇:民国时期青岛有“饮中八仙” 梁实秋闻一多在内||上一篇:夏衍因缴不起学费曾在染坊当学徒 靠官费上中学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