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孙策曾从袁术手中借兵征战江东 一路势如破竹

编辑:秋痕 来源:扬子晚报
 
父亲死时,孙策无奈之下投靠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的袁术,袁术是个无能的小人,袁术对孙家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第一是:恩将仇报。 
  孙坚北上讨伐董卓的时候,攻下了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主动把南阳让给袁术,袁术自己在南阳过奢华的生活,坐吃山空。然后又被曹操打败,才逃到了寿春。但无论如何,他应当是要感激孙坚的,等孙坚死后,袁术却是把他的部队全部据为己有。
  更恶心的是,他在孙坚尸骨未寒之时,强迫孙坚的夫人,也就是孙策的母亲吴氏,交出了汉朝的传国玉玺。
  孙策几次恳求袁术把孙坚以前的全部人马借给他,袁术没有答应。他已看出孙策这个人野心不小,很难控制,借了兵肯定不会还的,自然不肯做亏本生意。 
  第二是:言而无信。
  袁术心中一直有做皇帝的梦,但能控制的地方太少,就想扩大地盘。孙策无可奈何,他想创一番事业,但没有第一桶金,只好先帮着袁术跑腿。但他辛辛苦苦总是得不到回报。
  袁术曾答应孙策做九江郡太守,等到正式任命的时候,却让给了自己的亲信陈纪。过了不久,他又信誓旦旦地对孙策说:上次是我错用了陈纪,现在你去攻打庐江(今安徽西南部),打下来太守就是你的了。庐江的太守叫陆康,孙策也恨他,因为孙策以前拜访他的时候,陆康看不起孙策,只让手下人接待。
  孙策怀着无限希望进攻庐江,打了两年才打了下来,但袁术又让亲信刘勋去做太守。孙策一次又一次被耍,一次比一次失望。
  但袁术心里也喜欢他流露出的英雄气。他看到孙策,常叹息说:如果我生的儿子像孙策一样,我就算死了也没有怨恨了。
  口头表扬对孙策来说只是画饼充饥,更让他痛心英雄无用武之地。在孙策苦闷难以倾诉,找不到出路时,一个谋士劝他,北方的能人太多,想找个地盘不容易,不如到江东去创业。孙策走投无路之下,听取了他的建议。
  江东包括哪些地方呢?因为长江在今安徽南部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因此以这一段长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江东就是现在的皖南、皖东、苏南、浙江、江西东北部等地区,也就是我们现在称的江南。
  孙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开空头支票,对袁术说:我帮你先去攻打江东,回头帮助你平定天下。
  当然隐含的条件是,袁术归还以前孙坚的军队。令孙策吃惊讶的是,袁术这次同意了。一共给了孙策1000多人,马10多匹,包括孙坚的旧部名将程普、黄盖、韩当、吕范等人。自愿跟着孙策走的又有几百人。孙策就这样带着这一小批人马向袁术告别。
  袁术很亲切地说了一路珍重,愿旗开得胜、静候佳音之类的话,似乎对自己以往的屡次失言过意不去。孙策千恩万谢而去,袁术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却在冷笑:因为在袁术看来,江东的牛人多了,孙策此去是必死无疑。袁术就是要借刀杀人。
  孙策从寿春出发,由于他为人爽朗,武艺高强,长得又特帅,名声远播,一下子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前来投军。到历阳(安徽和县)时,部队已经壮大到五六千人。他就从这里渡江,因为这里江面较窄。江东面是采石矶,历来是军事要塞,征讨江东的必经之路。
  当时江东地区名义上都是东汉天子的地盘,但实际上整个天下已被黄巾军冲得七零八落,都是地方军阀割据一方,能站稳脚跟的大多狡猾强悍、杀气腾腾,根本看不起孙策。然而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是,孙策顺利攻下采石矶后,转战江东,整个过程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风卷残云般打下了包括现在苏南、浙江、江西、安徽等广大区域。
  进攻的视频画面一直流畅,但也有卡的时候。那就是秣陵之战。因为镇守秣陵的,在当时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扬子晚报记者 杨民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势如破竹,征战,手中,孙策曾,江东势如破竹 征战 手中 孙策曾 江东
下一篇:史书中的“玩笑”:明武宗曾封自己为总兵||上一篇:清代名臣沈葆桢“穷不可耐” 家里曾雇不起下人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