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吕布并非豪饮莽夫曾在徐州禁酒(2)

编辑:秋痕 来源:凤凰网历史
 
汉魏时没有蒸馏酒,只有酿造酒,而且酿造方法较为粗放。《三国演义》开篇就是“一壶浊酒喜相逢”,蒸馏酒直到罗贯中所在的明代才出现,因此“浊酒”是符合汉魏时代状况的。所谓“浊酒”,就是没有过滤的、酒水混合着酒渣的酒,因此显得浑浊。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关三国的影视剧中,但凡出现清冽的酒水,都是穿帮的。


    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一幅汉代的画像石有一幅庖厨图,图中的一部分为酿酒情形的描绘,把当时酿酒的全过程都表现出来了。共包括酿酒原料→蒸熟→冷却→加入经捣碎、浸曲、过滤的曲汁→入大口缸发酵→提取酒醪→继续发酵→入小口酒瓶等10道工序。这一酿酒工艺路线,可以说是汉魏时期酿酒的主要操作法。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也有8例制曲法,40余例酿酒法。酿酒技术路线与汉代大致相同。《齐民要术》里还载有曹操酿酒的故事。有一年,他发现家乡亳州已故县令的家酿法(九酝春酒法)新颖独特,所酿的酒醇厚无比,遂将此方献给汉献帝。按现代发酵工程的角度,它被归为“补料发酵法”,这在我国酿酒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它也是后来我国黄酒酿造的最主要的加料方法。


    这个方法水和米的比例是一比一或者更低,即使经过二次发酵,成品酒一般不会超过10度,很像现在江浙一带的江米甜酒。即便这样的低度酒,常人也不会论斤喝,而刘表一口气把三大杯干完,将近七斤酒进肚了。


    跟张飞强劝不能喝酒的曹豹一样,刘表自己狂喝,也请客人狂喝,谁不喝,他就强劝。曹丕在《典论·酒诲》里还这么写道:“(刘表)又设大针于杖端,客有醉酒寝地者,辄以针刺之。”你喝醉了,我就把你扎醒,让你接着再喝。相比张飞,刘表的酒风也相当剽悍。


    至于当时的酒器,之前就有学者指出过,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用爵喝酒是错的。爵虽在商周时期并用于礼器和酒器,但两汉以后,它只出现在祭祀之中。回头看新版《三国》也有这个硬伤,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段就有用爵喝酒的特写。不过有意思的是,当关羽被杀,一直惜之为英雄的曹操专门给他办了场很盛大的丧事,剧中曹操用爵盛酒祭奠关羽,算是误打误撞。但考虑当时的工艺,三国时的爵应该是漆器而非青铜,道具应用并未尽善尽美。


    那么三国人到底用什么器皿喝酒?大概除了张飞这样的莽汉,稍微文雅点的人一般用觞。离三国不远的东晋,当年的会稽内史王羲之邀集友朋在兰亭搞过一次“曲水流觞”的聚会,少不了喝酒。酒令是觞在小溪中流淌,如果它在某人面前打转或停下,就叫这人赋诗,作不出诗就罚酒,一次罚三觥。这说明那个时期觞和觥分别是主要的饮酒器和盛酒器。而觞较爵扁平、敞口,也符合酒器作为“祀戎二礼”的庄重到进入普通社会生活的轻松这一发展趋势。

关键字: 内容标签:禁酒,莽夫,豪饮,徐州,曾在,吕布禁酒 莽夫 豪饮 徐州 曾在 吕布
下一篇:蔡康永父亲曾为太平轮船主 陷入赔付官司致破产||上一篇:宋代状元易祓仕途多有不顺 在“识山楼”著书自娱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