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闽人三十六姓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琉球王国建立时,中国正处明朝。据《明史·琉球传》记载,1372年,琉球中山王察度向明朝朝贡。1379年(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为方便贡使往来,赐闽中三十六姓移居琉球。 


  闽人三十六姓(明朝迁居琉球的福建三十六姓的总称)多为航海家、学者、工匠或其他拥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们来到琉球后,得到上至王府下到民间的极大尊重,大多被委以重任,参与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并世代享有高官厚禄,成为琉球国中影响很大的名门望族。


  1916年出版的《琉球五伟人》一书中,列举出为琉球作出巨大贡献的五位历史人物中有两位就是闽人三十六姓后裔中的佼佼者。


  据不完全统计,闽人三十六姓目前在冲绳的后裔大约有三至四万人,还有许多人到了“日本本土”(冲绳当地人将冲绳以外地区的日本人称为“本土人”)发展。现任冲绳县最高行政长官——冲绳县知事仲井真弘多就是蔡温的后裔。(石城,文章摘自《澳门日报》) 

关键字: 内容标签:闽人三十六姓闽人三十六姓
下一篇:唐代“黄袍”才成为帝王的专用衣着||上一篇:鸿儒杨孚为官清廉 留下岭南最早动植物记录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