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他提到此事,就显得更加悲观,八月二十五日给母亲写信后,“须藤先生来诊”,当日致欧阳山:“我比先前好,但热度仍未安定,所以至今说不定何时可以旅行。”二十七日致曹靖华:“我的病也时好时坏。十天前吐血数十口,次日即用注射制止,医诊断为于肺无害,实际上确也不觉什么。此后已退热一星期,当将注射,及退热,止咳药同时停止,而热即复发,昨已查出,此热由肋膜而来(我肋膜间积水,已抽去过三次,而积不已),所以不甚关紧要,但麻烦而已。至于吐血,不过断一小血管,所以并非肺病加重之兆,因重症而不吐血者,亦常有也。但因此不能离开医生,去转地疗养,换换空气,却亦令人闷闷,日内拟再与医生一商,看如何办理。”二十八日致杨霁云:“现医师不许我见客和多谈,倘略愈,则拟转地疗养数星期,所以在十月以前,大约不能相晤:此可惜事也。”
八月三十一日,鲁迅致沈雁冰:“我肺病已无大患,而肋膜还扯麻烦,未能停药;天气已经秋凉,山上海滨,反易伤风,今年的‘转地疗养’恐怕‘转’不成了。”先前还说“下月初,也许可以走了”,现在取消计划,或与前一日日记所载“下午须藤先生来诊”不无关系,亦即鲁迅所说“再与医生一商”。黄源《鲁迅先生》则云:“因为热度始终未退,医生不准他远行。”
鲁迅此后几封信里,所说都是这个意思,如九月三日致母亲:“大约因为年纪大了之故罢,一直医了三个月,还没有能够停药,因此也未能离开医生,所以今年不能到别处去休养了。”七日致曹靖华:“至于病状,则已几乎全无,但还不能完全停药,因此也离不开医生,加以已渐秋凉,山中海边,反易伤风,所以今年是不能转地了。”十五日致王冶秋:“我至今没有离开上海,非为别的,只因为病状时好时坏,不能离开医生。现在还是常常发热,不知道何时可以见好,或者不救。北方我很爱住,但冬天气候干燥寒冷,于肺不宜,所以不能去。此外,也想不出相宜的地方,出国有种种困难,国内呢,处处荆天棘地。”
以上就是鲁迅拟议赴日疗养,而最终未能成行的始末。由此可知,周海婴转述周建人所说“记得须藤医生曾代表日本方面邀请鲁迅到日本去治疗,遭到鲁迅断然拒绝,说:‘日本我是不去的!’”,以及王元化所说“须藤医生曾建议鲁迅到日本去治疗,鲁迅拒绝了”,并非事实,不能构成推论的前提。至于鲁迅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致许杰信所云:“我并没有豫备到日本去休养;但日本报上,忽然说我要去了,不知何意。中国报上如亦登载,那一定从日本报上抄来的。”也不难理解:既然没有去成,自不愿别人以此作文章。
顺便说一下,其后鲁迅欲迁居法租界事,他自己也有解释。十月十一日,鲁迅日记:“同广平携海婴往法租界看屋。”十二日,鲁迅致宋琳:“沪寓左近,日前大有搬家,谣传将有战事,而中国无兵在此,与谁战乎,故现已安静,舍间未动,均平安。惟常有小纠葛,亦殊讨厌,颇拟搬往法租界,择僻静处养病,而屋尚未觅定。”
我讲这些,只想说明“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此而已。有朋友说,“种种迹象表明,他内心已经预言了‘七七’事变后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并‘提前’表明了自己不屈的姿态。”对此恕我稍有异议。我觉得鲁迅大概预言不了将近一年之后发生的事,他赴日疗养的打算即可视为一个例证;当时局势非常复杂,不光鲁迅,就连包括当轴诸公在内的其他人同样也预言不了。鲁迅甚至没有想到自己就在这年十月十九日辞世——仅仅二十一天前,他还在致雅罗斯拉夫普实克的信中说:“我前一次的信,说要暂时转地疗养,但后来因为离不开医师,所以也没有离开上海,一直到现在。现在是暑气已退,用不着转地,要等明年了。”然而鲁迅已经没有明年了。这是他笔下我读了最感辛酸和绝望的一节文字。
关键字: 内容标签:鲁迅,悬案,日本,死亡鲁迅 悬案 日本 死亡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八月三十一日,鲁迅致沈雁冰:“我肺病已无大患,而肋膜还扯麻烦,未能停药;天气已经秋凉,山上海滨,反易伤风,今年的‘转地疗养’恐怕‘转’不成了。”先前还说“下月初,也许可以走了”,现在取消计划,或与前一日日记所载“下午须藤先生来诊”不无关系,亦即鲁迅所说“再与医生一商”。黄源《鲁迅先生》则云:“因为热度始终未退,医生不准他远行。”
鲁迅此后几封信里,所说都是这个意思,如九月三日致母亲:“大约因为年纪大了之故罢,一直医了三个月,还没有能够停药,因此也未能离开医生,所以今年不能到别处去休养了。”七日致曹靖华:“至于病状,则已几乎全无,但还不能完全停药,因此也离不开医生,加以已渐秋凉,山中海边,反易伤风,所以今年是不能转地了。”十五日致王冶秋:“我至今没有离开上海,非为别的,只因为病状时好时坏,不能离开医生。现在还是常常发热,不知道何时可以见好,或者不救。北方我很爱住,但冬天气候干燥寒冷,于肺不宜,所以不能去。此外,也想不出相宜的地方,出国有种种困难,国内呢,处处荆天棘地。”
以上就是鲁迅拟议赴日疗养,而最终未能成行的始末。由此可知,周海婴转述周建人所说“记得须藤医生曾代表日本方面邀请鲁迅到日本去治疗,遭到鲁迅断然拒绝,说:‘日本我是不去的!’”,以及王元化所说“须藤医生曾建议鲁迅到日本去治疗,鲁迅拒绝了”,并非事实,不能构成推论的前提。至于鲁迅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八日致许杰信所云:“我并没有豫备到日本去休养;但日本报上,忽然说我要去了,不知何意。中国报上如亦登载,那一定从日本报上抄来的。”也不难理解:既然没有去成,自不愿别人以此作文章。
顺便说一下,其后鲁迅欲迁居法租界事,他自己也有解释。十月十一日,鲁迅日记:“同广平携海婴往法租界看屋。”十二日,鲁迅致宋琳:“沪寓左近,日前大有搬家,谣传将有战事,而中国无兵在此,与谁战乎,故现已安静,舍间未动,均平安。惟常有小纠葛,亦殊讨厌,颇拟搬往法租界,择僻静处养病,而屋尚未觅定。”
我讲这些,只想说明“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此而已。有朋友说,“种种迹象表明,他内心已经预言了‘七七’事变后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并‘提前’表明了自己不屈的姿态。”对此恕我稍有异议。我觉得鲁迅大概预言不了将近一年之后发生的事,他赴日疗养的打算即可视为一个例证;当时局势非常复杂,不光鲁迅,就连包括当轴诸公在内的其他人同样也预言不了。鲁迅甚至没有想到自己就在这年十月十九日辞世——仅仅二十一天前,他还在致雅罗斯拉夫普实克的信中说:“我前一次的信,说要暂时转地疗养,但后来因为离不开医师,所以也没有离开上海,一直到现在。现在是暑气已退,用不着转地,要等明年了。”然而鲁迅已经没有明年了。这是他笔下我读了最感辛酸和绝望的一节文字。
关键字: 内容标签:鲁迅,悬案,日本,死亡鲁迅 悬案 日本 死亡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张学良幽闭期间与赵一荻居家早餐:黄油面包||上一篇:揭秘上海滩骗局:商行和典当铺串通起来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