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代:北京人已经不去大栅栏了
讲述人:徐德亮
对前门,说实话,还真没有什么太好的回忆。八、九十年代,前门地区已经衰败了,过去的那些好东西没什么留下来的了。头几年在大栅栏说过相声,郭德纲不是经常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嘛:十冬腊月,大雪纷飞,大栅栏连条狗都没有。我们几个说相声的,都拿着板儿站在门口,咣叽、咣叽,拉客人。
我小的时候,前门已经没有什么能吸引我的东西了。小时候就觉得前门的胡同像八卦阵,经常迷路。 前些日子拆迁,我还特意去拍了些照片。在我看来,所有像大栅栏这些古迹,都已经成了旅游区,充斥着旅游商店,都是给外地游客准备的,北京人早不去了,去了也买不着过去那些好东西了。有一回我去长春堂想买“避瘟散”,一位老先生听了说:“什么?避瘟散?我都三十多年没听过这个名字了。”后来我自己照着方子配了一瓶儿,现在还剩半瓶儿,估计得是全北京最后半瓶儿了吧。
说到这长春堂,我还听说一典故。长春堂据说是一道人开的,鼎盛时期的长春堂,1933年一年就卖出去25万盒避瘟散。日本人嫉妒他们家的生意好,就找到长春堂东家说要把前门楼子卖给他们。前门楼子怎么买啊?买了也没用啊!但是没办法,长春堂东家只好凑了一大笔钱交了,其实就是被讹了。所以,老北京有句土话说,“有钱你去买前门楼子啊,你跟我这儿显摆什么呢”,就是从这里来的。
关键字: 内容标签:前门,忆旧,住家,三代前门 忆旧 住家 三代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