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希尔公馆毗邻,江苏路31号有一座灰色三层楼房,它的主人不是高官,也非将军,而是一个学者。民国著名历史学家光仁洪在此撰写出了在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近代史》。
光仁洪193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后赴美国留学,回国后曾在国民政府水利部就职以及上海法学院任教。1949年,国民党众多官员携带家眷去台,光仁洪却没有,他虽离开南京,但仍在大陆从事大学教育工作。
清水砖,老虎窗,大大的露台和院子,光仁洪旧居建于1935年,原产权为光宣甫所有,去世后由其子光仁洪继承。走在这座小楼庭院的浓郁绿阴中,拨开几十年的荒烟蔓草和沧桑岁月,幽静的小楼里传来沙沙的写字声。室内,主人紧靠书架,或低头沉思,或仰望窗外;窗外,梧桐树张开臂膀,为主人遮蔽刺眼的阳光,几只喜鹊时而蹦跳,时而鸣叫。光仁洪旧居可以说是民国公馆建筑的一个典范,也代表了一个知识型学者在当时可以拥有的社会地位。
蔡震 文/绘
关键字: 内容标签:历史学家,民国,撰写,中国近代史,光仁洪曾历史学家 民国 撰写 中国近代史 光仁洪曾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光仁洪193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后赴美国留学,回国后曾在国民政府水利部就职以及上海法学院任教。1949年,国民党众多官员携带家眷去台,光仁洪却没有,他虽离开南京,但仍在大陆从事大学教育工作。
清水砖,老虎窗,大大的露台和院子,光仁洪旧居建于1935年,原产权为光宣甫所有,去世后由其子光仁洪继承。走在这座小楼庭院的浓郁绿阴中,拨开几十年的荒烟蔓草和沧桑岁月,幽静的小楼里传来沙沙的写字声。室内,主人紧靠书架,或低头沉思,或仰望窗外;窗外,梧桐树张开臂膀,为主人遮蔽刺眼的阳光,几只喜鹊时而蹦跳,时而鸣叫。光仁洪旧居可以说是民国公馆建筑的一个典范,也代表了一个知识型学者在当时可以拥有的社会地位。
蔡震 文/绘
关键字: 内容标签:历史学家,民国,撰写,中国近代史,光仁洪曾历史学家 民国 撰写 中国近代史 光仁洪曾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