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从大禹"绝旨酒"与富察氏之死说起

编辑:秋痕 来源:华夏酒报
 
德州,以古代黄河流域德水的态势而名,大运河以德州人的母亲河而泽惠这方水土。德州厚德载物,乃有德之州;曾孕育出多少英雄儿女,仁人志士;也出现过无数和“德”有缘的旧闻新歌。

    当年,大禹治水时命仪狄造酒于禹城具丘,从此便诞生了人类最早记载的人工酒(黄酒的前身,称为醪)。大禹品尝后,认为甘美,醉酒而睡;醒来后恐该物如饮量过度,必然会影响治水大业;故果断下令“绝旨酒”,还疏远了造酒功臣仪狄。这说明中国的酒政从此萌芽。酒在诞生初期,仅作为礼仪祭祀的专用饮料象征性饮用;非郑重场合或一般人很难享用到这种奢侈品。再后来,因酒色丧德荒政的夏桀、商纣王之流,以至外国的亚历山大等等,均因为酒后失德慢慢颓废而亡国的,验证了大禹确实是有先见之明的高人。中国的酒后讲德、倡德始于大禹,4000年前的“绝旨酒”为人类的酒德第一次敲响了警钟。    酒在普及后,成为一种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的必备品。中国的历史差不多就是喝着酒写成的,古今传承,从未停息过。但饮酒适度,见好即止,方为最佳境界,是君子之为。酒是“水的外形,火的性格”(艾青语),饮多了无论是黎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难免失态丧德,惹事生非;就连老百姓口碑尚佳的一代名帝乾隆,还曾在德州酒后丧德,甚至赔了夫人性命,留下了一段殴打老婆、气死夫人的千古遗恨……

    话说乾隆十三年(1784年)3月11(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日,乾隆七下江南中的某一次,在他返京途中,路经德州;天色已晚,为不惊动地方官员和百姓,他决定在德州大运河中的龙船上抛锚过夜。乾隆的结发夫人富察皇后也在这次出行的随员中,因路途颠簸劳累,便早些回寝舱歇息了。她入睡不久便被一阵阵嘈杂喧闹声吵醒,便起身出舱查个究竟,却发现皇帝的龙船上灯火辉煌,歌舞声、嬉笑声不绝于耳;问侍女方知乾隆帝仍和一帮随从大臣与宫女们酒宴尽兴呢。富察氏便过去劝谏皇帝,谁知乾隆此时兴致正浓,再加上几分朦胧醉意,怒气顿生,当即就给皇后两个耳光,让皇后实在下不来台。富察氏回到寝舱后越发感到委屈,一时想不开,便纵身跳入大运河自尽了。

    时值天黑春寒,大运河又水深莫测,给打捞带来很大难度。待打捞上来后,随行御医也无回天之力了。乾隆见状十分懊悔,悲痛万分,一再当众认错,这都是自己酒后丧德所致呀!他忙命随从庄王和亲王侍奉皇后尸柩回京,后又盛葬皇后并追封富察氏为孝贤纯皇后。

    可以说:富察氏以死相谏,不仅仅抗争丈夫的酒后丧德和粗暴之举,更重要的意义是警示后人“酒后莫失德,失德必作乱”。一代名帝在德州酒后丧德又丧失夫人,算得上是一件令人酸楚的可圈可点之酒事了;给后人也留下了一段千古话柄,让人们去慢慢咀嚼关于酒后失德的残酷滋味。多少年来,一杯美酒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一个“德”字在历史长河中,更是向人们敲响的永不消逝的警钟啊!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大禹,之死,说起,富察氏,绝旨酒大禹 之死 说起 富察氏 绝旨酒
下一篇:六旬老人花30年寻找滇缅抗战老兵:要让忠魂回家||上一篇:唐朝皇帝欲将公主嫁清河崔氏遭拒 望族势力极大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