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王铭章将军死守滕县孤城中弹身亡 非自杀殉国

编辑:秋痕 来源:天府早报
 
自杀殉国还是中弹身亡?川军抗日将领后人和四川省档案局解开争议谜题
  ●1938年,时任22集团军41军代军长的王铭章临危受命,开赴徐州、砀山一带布防,指挥各部固守滕县城。
  ●时年2月份,日军沿津浦铁路攻占兖州、曲阜、邹县。
  ●时年3月17日黎明,敌陆续增援,运来攻城重炮8门,战车及装甲汽车100余辆,继续围攻滕县城。
  ●这一仗,122师抵挡日军4天的进攻,全师5000多人只剩下17人!滕县死守为中国军队完成战略合围赢得了宝贵时间,才使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得以实现。
  自杀殉国还是中弹身亡?一直以来,1938年固守滕县城的抗战时期著名川军将领王铭章的死因存在争议。
  昨日是抗日战争爆发77周年纪念日,在成都人民公园有川军抗日将领后人参加的纪念活动上,王铭章战友之子给出了自己所知的答案——中弹身亡。
  昨日,记者在四川省档案局网站发布的王铭章相关档案上看到:王铭章悲壮殉国的最后一战中,确认为中弹身亡。据此,围绕王铭章死亡谜题的争议解开。
  将领后人澄清
  不是自杀殉国 王铭章是中弹战死
  【曾在许多著作或作品中,1938年滕县保卫战县城内总指挥王铭章的牺牲,都被描述为自杀殉国。昨日,在成都人民公园,王铭章的战友、原川军22集团军124师740团团长何煋荣之子何允中却要更正这一点。】
  “王铭章曾说誓要与滕县共存亡,但参谋长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他需要冲出城去召集起城外的散兵,重新集结起力量。”何允中说,几天的攻击下来,城外有建制的部队就只剩父亲进城前留下的一部分了,不能统一进行指挥的部队,战斗力非常弱。
  按照战友的回忆,“东关失手的同时,敌人炸开了南关的城墙,北关也陷入了敌人手中,只剩下了西门没有沦陷。”何允中说,待王铭章准备冲出城外时,西门只有1/8的城墙在自己人手中,见此情此景,王铭章再次决定继续留在城内战斗,但参谋长与警卫员合力将王铭章推上了出城的缓坡,“他们走上缓坡时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应该从年龄和配枪上觉察到这不是一批普通人,便集中火力扫射,王铭章不幸中弹牺牲,重伤的警卫员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
  通过父亲的讲述以及翻阅大量的资料,何允中最终证实了这一观点。“翻阅大量资料后,他(何允中)对川军的这段历史也萌生了兴趣,决定停薪留职,结合资料与父亲和长辈们的讲述,写成《抗日战争中的川军》。”何允中的爱人说。据悉,《抗日战争中的川军》历时10年完成,参考了500份资料文献,共计100多万字,不久后将印刷出版。
  档案解密争议
  一弹中腹部 犹挥臂狂呼“杀敌不已”
  【在四川省档案局发布的关于王铭章档案中,也解密了王铭章之死:中弹身亡。这与战友何煋荣的亲历讲述相吻合。】
  临危受命固守滕县城
  四川省档案局发布的主要根据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的馆藏档案《第22集团军滕县战役战斗详报》(以下简称《详报》),“我专程到南京查阅,档案非常珍贵。”四川省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处副处长王晓春说。档案中确认,王铭章是中弹牺牲。
  按照省档案局的考证,“1938年,时任22集团军41军代军长的王铭章临危受命,开赴徐州、砀山一带布防,指挥各部固守滕县城。”王晓春称。时年2月份,日军沿津浦铁路攻占兖州、曲阜、邹县。根据《详报》:“1938年3月17日黎明,敌陆续增援,运来攻城重炮8门,战车及装甲汽车100余辆,继续围攻滕县城。敌机五六十架狂炸城厢,轰或稍止,其排炮密如雨下。6时许,敌突击队300余人开始攀城,被我居高临下以步枪、手榴弹全数击毙。敌又增加200多名,蜂拥爬登,又悉被歼灭。”
  战况越发激烈,“到了下午,敌机、敌炮疯狂轰炸,南城缺口被炮弹摧毁,敌军轰炸机、步兵蜂拥进入,被暂时打回。”王晓春介绍。
  忠烈殉国毛泽东联名送挽联
  《详报》记载:“15时30分,敌复增援2000余,突入城内,我军愈战愈少,敌更集中炮火,以烧夷弹猛向城内射击,我阵亡将士忠骸及重伤不能行动官兵多遭毒焰延及尽成灰烬,其壮至惨,其情至烈!”“当时王铭章看到援兵没有到,再看到战况双方死伤,就拿着手枪到西城高处指挥督战。”王晓春说,此间,不小心被机关枪扫射,档案中写:“(王铭章)一弹飞来,直中腹部,竟卧地不起,然犹挥臂狂呼:‘杀敌不已!’”档案还记载,当时还有敌兵上前,中弹的王铭章依然“连毙其三,余惊骇而退”,无奈王铭章伤势过重殉国。
  据了解,这一仗,122师抵挡日军4天的进攻,全师5000多人只剩下17人!滕县死守为中国军队完成战略合围赢得了宝贵时间,才使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得以实现。事后,王铭章将军死询传来,举国同悲,灵柩经武汉、重庆运回成都,沿途上万民众挥泪送行。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毛泽东和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联名撰赠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王铭章
  (1893年-1938年)
  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著名抗日将领,曾以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在中国抗日战争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四川省档案局供图)

关键字: 内容标签:殉国,中弹,死守,身亡,将军,自杀,王铭,滕县孤城殉国 中弹 死守 身亡 将军 自杀 王铭 滕县孤城
下一篇:340万川军曾出川抗战 参战、伤亡人数居全国之首||上一篇:日本战犯长岛勤侵华罪行自供:作战中采取虐杀手段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