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都是对联惹的祸 曾国藩与汤鹏割袍断义(2)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青年报
 
 ■曾国藩写得最好的,公认还数挽联

    吴恭亨说:“曾文正联语雄奇突兀,如华岳之拔地,长江之汇海,字字精金美玉,亦字字布帛菽粟。”

    曾氏平生喜好对联,撰作多多,对挽联尤其用力。他的全集中,即收有挽联七十七副。

    武昌居天下上游,看郎君新整乾坤,纵横扫荡三千里;

    陶母是女中人杰,痛仙驭永辞江汉,感激悲歌百万家。(挽胡林翼母)

    曾胡一向齐名。依我看,胡氏才略手段,尤在曾某之上。胡林翼出任湖北巡抚后,以罗泽南一军为骨干,坐镇武昌,站稳脚跟,全面整训军队,设立总粮台,苦心经营,分兵进击,扼住了太平军向长江中、上游发展的咽喉要道,抑制住了太平军的蓬勃发展势头并开始积极反攻。

    胡母病逝,曾精心撰写了两副挽联,对这一副尤其得意。他私下写信问老弟:“胡家联句必多,此对可望前五名否?”其情其态,简直像个争强好胜又心怀忐忑的小学生。

    夫作大儒宗,裙布荆钗,曾分黄卷青灯苦;

    子为名节度,经文纬武,都自和丸画荻来。(挽胡林翼母)

    胡林翼的父亲胡达源曾经探花及第,又是知名学者。

    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

    至诚相许与,有章曾荐郭汾阳。(挽塔齐布)

    曾国藩对两个满族将领特别推许,青眼有加:前期是塔齐布,后期是多隆阿。多隆阿是清廷极少数敢与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正面对垒的悍将,向与鲍超齐名,有“多龙鲍虎”之称。塔齐布在曾国藩领兵之初最为艰难困苦甚至想要自杀的关键时刻取得了湘潭大捷,说是他的救命恩人亦不为过,所以曾对塔感情尤深。咸丰五年,太平军名将林启容镇守九江,塔齐布久攻不下,在军中呕血身故。在这副挽联中,曾国藩强调了“勇”、“诚”二字,并把塔齐布比作唐、宋名将郭子仪、曹彬。

    与舒严并称溆浦三贤,同蹶妙龄千里足;

    念吴楚尚有高堂二老,可怜孝子九原心。(挽向师棣联)

    摇曳多姿,语淡情深。向师棣是曾的得力幕僚,湖南溆浦人,与舒焘、严咸齐名,英年早逝。

    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

    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挽曾国华)

    三河镇一役,湘军最精锐的李续宾部被陈玉成、李秀成合力围歼,曾国华随李战死。曾氏痛挽胞弟,婉约飘咽。

    大地干戈十二年,举室效愚忠,自称家国报恩子;

    诸兄离散三千里,音书寄涕泪,同哭天涯急难人。(挽曾桢干)

    幼弟曾桢干(原名国葆)在天京已经合围、胜利在望的时刻病殁于军中,做大哥的心中自然异常沉痛。

    一饭尚铭恩,况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应泣血三年。(挽乳母)

关键字: 内容标签:都是,对联,曾国藩,割袍断义,汤鹏都是 对联 曾国藩 割袍断义 汤鹏
下一篇:美少女为抗战英雄陈怀民终身未嫁 英雄牺牲时22岁||上一篇:抗战英雄母亲:送丈夫及五子上战场 全部牺牲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