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梁启超反袁为何重点策动岑春煊?【3】

编辑:秋痕 来源:东方早报
 
这一事件被历史作家演绎得淋漓尽致,尽管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比较符合史实的:即岑春煊本人的维新变法思想十分鲜明,且其与维新派、立宪派力量往来十分密切,尤其是与梁启超交情颇深。而此一事件乃系袁世凯设计陷害岑春煊,将伪造的梁启超、岑春煊、麦华三(保皇党要人,康有为女婿)三人合影照片呈慈禧太后,以瓦解慈禧对岑春煊的信任。此一事件发生后,慈禧果然勃然大怒,并将其迁出京城,岑春煊自此失势,但也因此,岑春煊与梁启超等进步势力密切联系,逐渐走上武力反清、反袁的立场。梁启超与岑春煊的这一层关系,也使得梁启超为他的反袁护国战争策动岑春煊奠定了基础。


    岑春煊是旧势力中的开明者,他毕生主张改革与变法,但却毕生反对革命。因此,他成为康梁维新变法的积极支持者,却成为孙中山革命派的坚决反对者,尽管他后来跟孙中山革命派有些许合作,但这仍然不能改变他的反对革命立场。


    现在有些史学研究者将岑春煊描述为反袁、护孙(孙中山)的重要政治人物,可说是很不符合史实的。严格地说,岑春煊是积极的反袁者,同时也反对帝制,反对满清王朝,但他是坚决的反孙中山革命派立场。岑春煊曾经支持过革命党,但支持的是黄兴派的革命党,而非孙中山派的革命党。为了反袁,与岑春煊矛盾深厚的孙中山曾主动提出与岑修好。岑春煊消极支持孙中山。岑之所以消极支持孙中山,是因为孙中山也反袁、反帝制,在这一点上,孙中山、梁启超、岑春煊的立场是一致的。但岑春煊的反袁得益于梁启超的积极协调和他与袁世凯本身的政治斗争。梁启超、岑春煊的反袁,和孙中山的反袁不是一回事,二者不能混同。


    同袁世凯一样,岑春煊是孙中山革命派要坚决反对和消灭的势力,而在梁启超眼里,岑春煊恰恰是他进行社会改良试验的最好合作对象。梁启超一直主张的“中间社会”,即是要通过社会精英分子来进行改良,梁启超的这一主张是十分超前的,迄今为止,也仍然是具有相当超前意识的,但遗憾的是,在当时革命浪潮的裹挟下,梁启超的这一主张并不能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理解和积极响应。如果将梁启超的这一主张认为是他反对武装斗争,那就大错特错了。梁启超并不反对武装斗争和社会革命,而只是反对暴力革命中对基础性社会力量的破坏,也即反对基础性的暴力革命。事实上,自从他的好友谭嗣同惨死刀下的时候,梁启超就已经彻底意识到,任何改良都免不了有流血牺牲,免不了有武装斗争,而正因如此,梁启超才在后来的斗争中,积极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后来的研究中,一直将梁启超视为改良派与保皇党的代表,而不认为其拥有武装力量。但事实是,梁启超的确发展过自己的武装力量,从唐才常组织的自立军,到亲自组建、改组的民国第三大党——进步党,再到积极推动组建护国军政府,发展护国军,成立具有军事性质的南方中央政府组织——中华民国军务院,梁启超一直试图在为自己的政治路径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尽管这些武装势力并不能算是梁启超自己切身的力量,但这些军事指挥者,却都是坚定的梁派人物,他们一直将梁不但奉为精神领袖,而且奉为实质上的政治领袖人物。两广总督司令部及军务院的成立,即可证明此一事实。


    理解了上述事实,才能正确理解护国战争在现代军事史乃至政治史上的重要作用,也才能正确理解梁启超为什么要重点策动岑春煊这一军事实力派人物。(朱中原)

关键字: 内容标签:策动,重点,梁启超,岑春策动 重点 梁启超 岑春
下一篇:张鸣谈民国共和制的诞生:找不到皇帝 只好共和了||上一篇:宋代曾有皇家足球队:属军事编制 类似部队文工团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