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名士李慈铭的博学多才,是以四十年积累之《越缦堂日记》作为标识的,可媲美于顾炎武的《日知录》,冠晚清四大日记之首(包括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记》、王闿运《湘绮楼日记》)。
《越缦堂日记》计有十八集之多,内容可分作六类:说经、证史、纪事、读书记、杂记、诗文。其治学之细致,做到了“卷必有记,篇必有评,句必有点”。
李慈铭为求功名历经坎坷,他曾参加过十一次科举考试,但屡次不中,直到41岁中举,51岁中进士。他为此特意刻了一枚履历闲章,曰:“道光庚戌茂才,咸丰庚申明经,同治庚午举人,光绪庚辰进士。”真可谓四朝科举元老也!
他虽捐官为户部郎中,候补却延宕多年,直到60岁时才任了一个山西道监察御史。故而他题写了一副自嘲式对联,曰:“保安寺街,藏书十万卷;户部员外,补阙一千年。”读来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众所周知,李慈铭喜欢“骂人”:他骂考官“不识字”,他骂士子“不知羞”,他骂学者“不读书”,他骂官场“贪弊成风”。
说到“骂人”,兴许是绍兴文人的一种传统,是谓:心直笔尖,一吐为快;臧否人物,不留情面。史载李慈铭为人清刚,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奏折,痛指时弊,弹劾朝官,颇具“越乡遗风”,正是一个典型的会稽名士风度。
李慈铭天生一副傲骨,敢骂人更自律特严,曾给自己约法七章:“一曰不答外官,二曰不交翰林,三曰不礼名士,四曰不齿富人,五曰不认天下同年,六曰不拜房荐科举之师,七曰不与婚寿庆贺。”这实在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那秋生
关键字: 内容标签:科举,名士,元老,参加,考试,李慈铭曾科举 名士 元老 参加 考试 李慈铭曾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越缦堂日记》计有十八集之多,内容可分作六类:说经、证史、纪事、读书记、杂记、诗文。其治学之细致,做到了“卷必有记,篇必有评,句必有点”。
李慈铭为求功名历经坎坷,他曾参加过十一次科举考试,但屡次不中,直到41岁中举,51岁中进士。他为此特意刻了一枚履历闲章,曰:“道光庚戌茂才,咸丰庚申明经,同治庚午举人,光绪庚辰进士。”真可谓四朝科举元老也!
他虽捐官为户部郎中,候补却延宕多年,直到60岁时才任了一个山西道监察御史。故而他题写了一副自嘲式对联,曰:“保安寺街,藏书十万卷;户部员外,补阙一千年。”读来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众所周知,李慈铭喜欢“骂人”:他骂考官“不识字”,他骂士子“不知羞”,他骂学者“不读书”,他骂官场“贪弊成风”。
说到“骂人”,兴许是绍兴文人的一种传统,是谓:心直笔尖,一吐为快;臧否人物,不留情面。史载李慈铭为人清刚,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奏折,痛指时弊,弹劾朝官,颇具“越乡遗风”,正是一个典型的会稽名士风度。
李慈铭天生一副傲骨,敢骂人更自律特严,曾给自己约法七章:“一曰不答外官,二曰不交翰林,三曰不礼名士,四曰不齿富人,五曰不认天下同年,六曰不拜房荐科举之师,七曰不与婚寿庆贺。”这实在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那秋生
关键字: 内容标签:科举,名士,元老,参加,考试,李慈铭曾科举 名士 元老 参加 考试 李慈铭曾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北京“克林德碑”:曾被视为中国国耻||上一篇:中国古代盐业专卖历史:周代食盐已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