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国古代金融界的一杆孤独大旗(3)

编辑:秋痕 来源:历史春秋网
 
他想得美!结果,政府一当十、一当五十的“虚钱”一出来,单旗说的就应验了——货币贬值,谷价腾贵,民多饿死,第五琦也因此备受责难,下了台。
  
  后来宋代又发明了纸币,钱就完全脱离了实物,变成纯粹“虚”的了,一张纸而已。南宋诗人杨万里(曾经当过地方财政官),便又把金属钱比作“母”,纸币比作“子”,主张纸币发行量要与原有的金属币相平衡,要保证两者能够自由兑换。他认为这种“母子关系”也要相权。
  
  单旗的头脑是一流的,能预见货币未来发展几千年。可惜周景王穷怕了,不听他的,非要铸大钱。
  
  不过,也有当今的学者质疑,说周景王时代的钱,是“空首布”,也就是铲子币,没有所谓大小之分,单旗的这个“子母相权”理论,可能是战国人的伪托。
  
  ——就算是战国人假冒单旗,也不简单,起码他们在那时候就懂得:不能滥发货币及其衍生产品,否则“民失其资”,国损税收,大崩盘就在眼前!
  
  文章摘自《说钱》作者:卢晓刚,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关键字: 内容标签:金融界,中国古代,大旗,孤独金融界 中国古代 大旗 孤独
下一篇:姜子牙的"职场手法":就业悠着点 创业快着点(3)||上一篇:冯玉祥曾提出对日“持久的游击战”观点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