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压倒狂花十万,曾经过弱水三千。友英皇,伴德酋;乘星槎,眠金殿;又嫁朝元。前后彩云两曲传,永万古蛾眉公案。
这一曲《沉醉东风》引自刘云若的《彩云散传奇》,当年这部《传奇》在《天风报》开始连载时,赛金花刚去世八天,《传奇》就是写她,用刘云若《彩云散传奇·写在前面》中的话说,即“借赛金花死后阴魂说事”。据我所见,《传奇》在《天风报》只连载过七次,共两出:第一出《离魂》,第二出《哭主》。刘氏在《写在前面》末尾写道:“我预备十日继续登完,中间也许为事冗关系,中断一半天,要请读者原谅,但我终希望一气完成的。”从这口气看,《传奇》应该能写完,但是否真的写完,后半部是否刊出过,还有待查考。
赛金花得名于天津,那是1898年夏,赛金花北上天津组“金花班”,自任鸨母,改名赛金花。刘云若《传奇》中这几出,虽未及演绎赛金花的津沽旧事,但却是赛金花的津沽后缘,今天看来也是一段传奇。
当年刘云若几次想见赛金花都未能成行,据《写在前面》云:“大约赛二爷真是所谓不祥人吧,她对于旁人不论,只说和我的无形接触。第一次在去岁春间,我约好了两位朋友,想到北平去访问这位有关国故的尤物,那知临期突然生病,未去得成。当时就有人取笑,说我那场病是赛二爷妨的。到这次她驾返瑶池,我鉴于天冷事忙,倒未生什么灵前一拜的意思,只想为她写一篇东西,这主意从她死讯初传时,已想定了。”可见1935年春天刘云若确实准备去访赛金花。刘云若被称为“花界董狐”,赛金花是“花国状元”,他二人若得相见,必会成为当时的“赛事”新话。
其实早在1932年,刘云若就在《天风报》刊载的《五十八岁的美人》中说:“近来赛金花突然又出现在北平,离花甲只欠两年了,我以为这样一个有关国故的尤物,即使牙危发脱,以至于变成木乃伊,都比什么在高而夫球场说中西合璧的 话的小密司,更能给我们以浓厚的兴趣,因为她是一个脑门子镌着秾艳的史诗的女人啊。我若有机会,定要到北京去拜访她一次。”可见刘云若早就想见赛金花了。
1932年赛金花回北平后,《实报》主笔约集《晨报》、《大公报》等记者对赛金花进行采访,使得赛二爷再次成为新闻热点,时有慕名探访者。1934年天津《大公报》记者去采访赛金花,记者问:“女士一生经过如此复杂,个人作何感想?”赛金花答道:“人生一梦耳,我现在念佛修行,忏悔一切。”刘云若想见赛金花,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但他并没有成为慕名探访者。1935年他真计划去了,却没去成。
刘云若既把赛金花视为“有关国故的尤物”和“一个脑门子镌着秾艳的史诗的女人”,那他关心的除了尤物的一面,当还有国故和史诗。这岂是短暂会面所能满足?也许刘氏心中久有另一种想法:相见不如思念。
赛金花死讯初传,刘云若就想给她写一篇文章,这便是赛金花死后八天在《天风报》刊出的《彩云散传奇》。在《彩云散传奇·写在前面》中,刘云若满怀激情地写道:“赛二爷之死,在我的心目中,以为事件并不比国葬的人物来得轻微。她是有历史性、国际性、文艺性的一位尤物,毕生经过如许的大事,曾阅兴亡,经盛衰,享繁华,受贫苦,生在山温水软的江南,流转于国内的通都大邑,最后结束余生于古城返照的故都。综她一生的事迹,真是一本意致深远的掌故笔记,一首幽艳凄婉的长篇史诗。这笔记令人挹之不尽,这史诗更使人读之凄心。这样人不特古来少有,现代也无比肩之人。”
1937年新年后,时任《天风报》副刊编辑的刘云若,在《黑旋风》副刊做了一期“赛金花专页”。“专页”刊有《彩云散传奇》、《葬赛金花之回忆》、《赛事琐记》等文章,并配有两张赛金花的旧照。“专页”还报道了两则天津纪念赛金花的消息:一是王伯龙在天津东方电台做《赛金花轶事》的演讲;一是天津鹦鹉剧团在新新剧院上演夏衍的话剧《赛金花》。此时赛金花去世正满一月。
关键字: 内容标签:赛金花,刘云赛金花 刘云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这一曲《沉醉东风》引自刘云若的《彩云散传奇》,当年这部《传奇》在《天风报》开始连载时,赛金花刚去世八天,《传奇》就是写她,用刘云若《彩云散传奇·写在前面》中的话说,即“借赛金花死后阴魂说事”。据我所见,《传奇》在《天风报》只连载过七次,共两出:第一出《离魂》,第二出《哭主》。刘氏在《写在前面》末尾写道:“我预备十日继续登完,中间也许为事冗关系,中断一半天,要请读者原谅,但我终希望一气完成的。”从这口气看,《传奇》应该能写完,但是否真的写完,后半部是否刊出过,还有待查考。
赛金花得名于天津,那是1898年夏,赛金花北上天津组“金花班”,自任鸨母,改名赛金花。刘云若《传奇》中这几出,虽未及演绎赛金花的津沽旧事,但却是赛金花的津沽后缘,今天看来也是一段传奇。
当年刘云若几次想见赛金花都未能成行,据《写在前面》云:“大约赛二爷真是所谓不祥人吧,她对于旁人不论,只说和我的无形接触。第一次在去岁春间,我约好了两位朋友,想到北平去访问这位有关国故的尤物,那知临期突然生病,未去得成。当时就有人取笑,说我那场病是赛二爷妨的。到这次她驾返瑶池,我鉴于天冷事忙,倒未生什么灵前一拜的意思,只想为她写一篇东西,这主意从她死讯初传时,已想定了。”可见1935年春天刘云若确实准备去访赛金花。刘云若被称为“花界董狐”,赛金花是“花国状元”,他二人若得相见,必会成为当时的“赛事”新话。
其实早在1932年,刘云若就在《天风报》刊载的《五十八岁的美人》中说:“近来赛金花突然又出现在北平,离花甲只欠两年了,我以为这样一个有关国故的尤物,即使牙危发脱,以至于变成木乃伊,都比什么在高而夫球场说中西合璧的 话的小密司,更能给我们以浓厚的兴趣,因为她是一个脑门子镌着秾艳的史诗的女人啊。我若有机会,定要到北京去拜访她一次。”可见刘云若早就想见赛金花了。
1932年赛金花回北平后,《实报》主笔约集《晨报》、《大公报》等记者对赛金花进行采访,使得赛二爷再次成为新闻热点,时有慕名探访者。1934年天津《大公报》记者去采访赛金花,记者问:“女士一生经过如此复杂,个人作何感想?”赛金花答道:“人生一梦耳,我现在念佛修行,忏悔一切。”刘云若想见赛金花,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但他并没有成为慕名探访者。1935年他真计划去了,却没去成。
刘云若既把赛金花视为“有关国故的尤物”和“一个脑门子镌着秾艳的史诗的女人”,那他关心的除了尤物的一面,当还有国故和史诗。这岂是短暂会面所能满足?也许刘氏心中久有另一种想法:相见不如思念。
赛金花死讯初传,刘云若就想给她写一篇文章,这便是赛金花死后八天在《天风报》刊出的《彩云散传奇》。在《彩云散传奇·写在前面》中,刘云若满怀激情地写道:“赛二爷之死,在我的心目中,以为事件并不比国葬的人物来得轻微。她是有历史性、国际性、文艺性的一位尤物,毕生经过如许的大事,曾阅兴亡,经盛衰,享繁华,受贫苦,生在山温水软的江南,流转于国内的通都大邑,最后结束余生于古城返照的故都。综她一生的事迹,真是一本意致深远的掌故笔记,一首幽艳凄婉的长篇史诗。这笔记令人挹之不尽,这史诗更使人读之凄心。这样人不特古来少有,现代也无比肩之人。”
1937年新年后,时任《天风报》副刊编辑的刘云若,在《黑旋风》副刊做了一期“赛金花专页”。“专页”刊有《彩云散传奇》、《葬赛金花之回忆》、《赛事琐记》等文章,并配有两张赛金花的旧照。“专页”还报道了两则天津纪念赛金花的消息:一是王伯龙在天津东方电台做《赛金花轶事》的演讲;一是天津鹦鹉剧团在新新剧院上演夏衍的话剧《赛金花》。此时赛金花去世正满一月。
关键字: 内容标签:赛金花,刘云赛金花 刘云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推荐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