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商鞅眼中的富裕生活:收入比支出多 量入为出

编辑:秋痕 来源:广州日报
 
所谓富者,入多而出寡。衣服有制,饮食有制,则出寡矣。 


  《商君书·画策篇》


  什么是富裕的生活?是指购买能力,消费能力,有多少现金,有多少金融产品,有多少套房,开什么样的车,子女读什么样的学校……


  而在战国改革家商鞅的眼里,应该是收入和支出比,他认为所谓的富裕生活,应该是指收入比支出多。怎样才做到这一点呢?就是执行一种量入为出的生活标准,什么样的收入水平就过什么样的生活,无论是穿衣还是饮食,都要和自己的物质拥有水平相对应,这个水平就是“制”。 


  其实,也就是那么一种有盈余的感觉。


  其实后来的汉朝也继承了这种讲究盈余的观点,再横向比较,西方也有类似观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曾有一个流行的观点:什么是富翁?就是说年入百万美元的人,用年入五十万美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讲究的就是盈余感。


  盈余感就是富裕感,其实就是安全感。这种观点对不对?在战国时候是对的,靠着这种财富结构,并不富裕的秦国吞并了富裕的齐国和楚国。盈余的快感与消费的快感,哪个适合你?

关键字: 内容标签:量入为出,富裕,支出,眼中,收入,商鞅,生活量入为出 富裕 支出 眼中 收入 商鞅 生活
下一篇:张大千曾为自己临摹破坏敦煌壁画||上一篇:民国时火车车厢分等级 郭沫若坐不起头等车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