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司马迁如何从“究天人之际”而“通古今之变”(3)

编辑:秋痕 来源:历史春秋网
 
 司马迁上述六种方法使得客观世界不可预测的东西,变得可以预测,含有今人无法理解的几分神秘,日月星辰跟地面的战争有什么关系?早己去世的舜帝能指示若干年后的事情吗?刘邦不是凡人所生,那么蛟龙何在?高祖斩蛇之说,会不会如“陈胜王,大楚兴”一样的是人有意为之?给张良书的老者是谁?来无影去无踪,看来不是人而是神,《太公兵书》又是谁人所写?许负的预言,为何丝毫不差,他的根据又是什么呢?
  
  笔者是唯物主义者,不敢苟同司马迁对历史的神秘解码。但就《史记》的记史立场而言,作者无疑是绝对忠于史实的,不倒向任何一方,记述秦始皇,并不只写其残暴,也写其功绩;记述吕后,也不只写其毒辣,也写其贡献;人人尊崇的汉武帝,仍然写了他的迷信一面。被认为大逆不道的陈胜吴广的起义,同样真实地赞于他的笔下。这种实事求是的著史方法,也就是唯物主义立场,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最真实可靠的史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论为研究历史提供了一整套科学方法。我们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信史的基础之上,可以进入深入的探讨。究竟什么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奴隶社会,表现为奴隶与奴隶主的斗争;在封建社会,表现为农民与地主的斗争。作为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也极其复杂和残酷。社会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三国分晋、大泽乡的起义,楚汉战争等,所有这些都生动地出现在司马迁的笔下。历史的发展,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如果没有秦始皇,可能嫪毐集团与吕不韦集团不会这么顺利被粉碎,但六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如果没有汉武帝,可能匈奴还能猖狂一时,但击败匈奴是必然的。历史的发展是一条长河,没有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左右,唯有亿万人民的力量决定历史前进的方向。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天人之际,之变,司马迁,通古今天人之际 之变 司马迁 通古今
下一篇:岳飞后人:"九阴真经"是虚构 "武穆遗书"真的有||上一篇:岳飞江宁抗金战亦真亦幻 军事专家称有夸大之嫌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