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曹雪芹和蒲松龄等将艺术传说人物林四娘作为题材写入自己的作品,应该也都是有深意的,它反映了在文字狱高压政策下,文人们一方面不敢从正面描写末代衡王朱由棷的悲惨遭遇,只好小心翼翼地或改成林四娘这个“姽婳将军”是与“流贼余党”奋战捐躯,或干脆写其与陈宝钥的“人鬼之恋”。另一方面,他们却又大编林四娘的故事,奉为民族英烈,蒲松龄的《林四娘》一篇似更露骨,末后附林四娘诗曰:“静锁深宫十七年,谁将故国问青天?闲看殿宇封乔木,泣望君王化杜鹃。海国波涛斜夕照,汉家箫鼓静烽烟。红颜力弱难为厉,惠质心悲只问禅。日诵菩提千百句,闻看贝叶两三遍。高唱梨园歌代哭,请君独听亦潸然。”诗中“汉家箫鼓静烽烟”中的“汉家”,不正是清代文人对汉人政权前明王朝的惜亡之情吗?我们知道,元朝时汉人因受元蒙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人心思汉,无处表达,便创作杂剧以发泄情愫,如关汉卿的《单刀会》、马致远的《汉宫秋》,都曾在作品中突出汉朝,寄托向往。因此,我们在研究《红楼梦》《聊斋志异》二书时,对林四娘的情节似不能等闲视之,应对两作者流露出来的反清怀明的感情倾向,给予足够的重现。
而事实上,林四娘的故事可能还隐喻着一个吕四娘的故事。
三
据《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二《江南北八侠》和《甘凤池》两篇笔记小说所载,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大江南北有八大侠,为首的叫了因僧,以下依次有吕四娘、曹仁父、路民瞻、周浔、吕元、白泰官、甘风池,各有精绝武艺,后了因和尚无行作恶,被其他七侠所除。据说此七人都曾是抗清英雄郑成功的部下。当时雍正帝胤祯厌恶剑侠,遂严行缉捕。七人中吕四娘的身世又不一般,她“本晚村先生裔,国仇家难,刻不去怀”,“图报愈急”,并欲“甘(噉)心虏酋”。
原来,这里还牵涉到清初的一桩大文字狱冤案。先说“晚村先生”,他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吕留良。吕留良(1629-1683),字用晦,号晚村,浙江崇德(今桐乡市)石门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诗人。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破北京,旋清军入关渡江南下,吕留良遂散“万金之家以结客”,奔走于浙西各地,参加抗清斗争,左股曾中清军之箭,留下终身创伤,而其侄吕宣忠更被清军捕去后杀害于杭州。顺治五年(1648),抗清失败的吕留良回到家乡,为摆脱窘境,不得已在顺治十年(1653)易名光轮参加科考中秀才,对于这次“失节”,吕留良引以为耻,遂归隐林下,著书讲学,绝不出仕。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入开博学鸿词科考以笼络人才,逼士人们出仕,吕留良为拒当官,被迫落发为僧,潜心学问,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病逝于家乡南阳村庄。
关键字: 内容标签:最受,清朝,文人,美女,林四娘最受 清朝 文人 美女 林四娘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而事实上,林四娘的故事可能还隐喻着一个吕四娘的故事。
三
据《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二《江南北八侠》和《甘凤池》两篇笔记小说所载,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大江南北有八大侠,为首的叫了因僧,以下依次有吕四娘、曹仁父、路民瞻、周浔、吕元、白泰官、甘风池,各有精绝武艺,后了因和尚无行作恶,被其他七侠所除。据说此七人都曾是抗清英雄郑成功的部下。当时雍正帝胤祯厌恶剑侠,遂严行缉捕。七人中吕四娘的身世又不一般,她“本晚村先生裔,国仇家难,刻不去怀”,“图报愈急”,并欲“甘(噉)心虏酋”。
原来,这里还牵涉到清初的一桩大文字狱冤案。先说“晚村先生”,他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吕留良。吕留良(1629-1683),字用晦,号晚村,浙江崇德(今桐乡市)石门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诗人。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破北京,旋清军入关渡江南下,吕留良遂散“万金之家以结客”,奔走于浙西各地,参加抗清斗争,左股曾中清军之箭,留下终身创伤,而其侄吕宣忠更被清军捕去后杀害于杭州。顺治五年(1648),抗清失败的吕留良回到家乡,为摆脱窘境,不得已在顺治十年(1653)易名光轮参加科考中秀才,对于这次“失节”,吕留良引以为耻,遂归隐林下,著书讲学,绝不出仕。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入开博学鸿词科考以笼络人才,逼士人们出仕,吕留良为拒当官,被迫落发为僧,潜心学问,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病逝于家乡南阳村庄。
关键字: 内容标签:最受,清朝,文人,美女,林四娘最受 清朝 文人 美女 林四娘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林四娘:最受清朝文人欢迎的美女(1)||上一篇:可叹:汉宫美艳绝伦的夫人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