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康熙评论明代君臣:文官罪无可恕 宦官情有可原(12)

编辑:秋痕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但康熙以铁一般的明亡史实一再强调明太祖强权政治的必要,以此压制汉族士大夫的话语权力,但是他们对明朝暴政的激烈批判,也让以“外夷”身份君临华夏的康熙认识到明太祖的政治恐怖无法继续,必须采取相对温和的文化态度和统治方式。在这种对抗与妥协之中,最终汉士大夫不得不接受“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的结果,而康熙却得以顺利地建立起清朝统治的合法性,并以较为温和的统治方式成功地接续和实践了明太祖皇权“无限化”的政治理念。而明朝君臣的形象,却是康熙在这一博弈过程中的重要筹码,其作为工具的意味似乎更为强烈,但随着清朝合法性的逐步确立,工具色彩逐渐消退,价值意义渐次凸显。 
  
  原文刊载于《清史研究》2009年01期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官,情有可原,宦官,明代,康熙,君臣,评论,罪无可恕文官 情有可原 宦官 明代 康熙 君臣 评论 罪无可恕
下一篇:古代皇帝为何爱用黄金来赏人称:储备多且不值钱||上一篇:康熙评论明代君臣:文官罪无可恕 宦官情有可原(5)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