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千年刘济墓背后:刘济诸子为争权不和 次子弑父 (4)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青年报
 
身后桩桩离奇事 


    刘总弑父杀兄,机关算尽,如愿以偿坐上幽州卢龙节度使的宝座,罪恶的灵魂却饱受折磨。天理昭昭,被穆宗皇帝扫地出门,清出幽州。刘总落发为僧,凄惨地离开幽州,走到定州,离奇暴死。
    刘济下葬后,刘总拾起带血的权杖,成为幽州的实际统治者。宪宗皇帝不知细情,竟然下达诏书,由他继任幽州卢龙节度。刘总如愿以偿,坐上了幽州军政宝座。宪宗皇帝授他斧钺,封他为楚国公,升他为检校司空。
    被宪宗赦免的王承宗再次拒命,刘总派兵讨伐,一举攻取武强县。之后,刘总在武强县驻扎下来,按兵不动,以此要挟朝廷,贪图赏赐和供给。宪宗看得分明。此时,朝廷正在对淮西藩镇吴元济用兵,王承宗又和朝廷刀兵相向。唐王朝控制的易州和定州势单力孤,宪宗不得不暂时姑息刘总,加封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吴元济被擒,王承宗忧惧而死。刘总孤处幽州,感觉到中央政权的强大军事压力,如果再不听命朝廷,怕是会和吴元济、王承宗一样下场。极度恐惧之下,刘总开始为自己寻求保身之计。
    在面临政治军事压力的同时,家事也不安宁。刘总亲手杀死了父亲和兄长,内心十分愧疚,心忧而异相生,大白天的经常看到父亲刘济和胞兄刘绲一脸冤屈的惨状追着向他索命,弄得他日夜惶恐,几乎崩溃。万般无奈之下,他从幽州各地请来几百高僧,在官邸的后面修建了一座庞大的佛寺,让这些僧人不分白天黑夜地在寺中念经祷告,超度父兄亡灵,为自己消灾去祸。后来他搬到寺内居住,才暂得安宁。一旦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又会见到刘济和刘绲的冤魂,吓得他只好长期躲在寺里。
    到了晚年,刘总更是不得安宁,让父兄的冤魂闹得凄惨不堪。万般无奈的刘总,想出刊刻石经的方式,试图靠佛祖的力量,消除自己内心的恐惧。他把刊刻好的《佛本行集经》封藏在幽州西山(今石景山)孔雀洞中,刘总也就成为继刘济之后,幽州卢龙节度使刻经的又一人。只可惜,佛不佑恶人,刘总的举动,并没有结束父兄作祟的厄运。
    后来,刘总上书皇帝,请辞幽州卢龙节度使的官职,退而作个奉朝请的散官。他请求把幽州镇一分为三:以幽州、涿州、营州为一府,由张玘镇守;瀛州、莫州为一府,由卢士玫镇守;平州、蓟州、妫州、檀州为一府,由薛平镇守。又把幽州宿将一一推荐给朝廷。
    可惜,在位的唐穆宗不是个有为之主,当朝宰相崔植、杜元颖也缺乏深谋远虑,失去了瓦解幽州割据势力的大好机会。朝廷想拉拢刘总的部将张玘,让他把持幽州军政大权,所以没有采纳刘总的提议,把幽州镇全境交给了张玘,只把瀛州、莫州分出来,设置观察使。
    刘总推荐给朝廷的幽州将领,更是受到朝廷的冷遇,这些人高高兴兴地来到长安,找到旅馆住下准备就封。可一天天过去了,却没人过问,每天到中书省求官无果,最终花光了盘缠,沦落为借衣丐食的难民。等来等去,穆宗一纸圣命,又将这些人悉数遣回幽州。
    幽州属将的遭遇,似乎预示出刘总的悲惨结局,只是刘总浑然不觉。刘总递上表章,请求落发为僧,企图从罪恶的折磨中彻底解脱出来,到国都长安了此残生。穆宗看过表章,拜刘总检校司徒兼侍中、天平节度使。后来听说刘总真的落发了,穆宗竟出尔反尔,收回成命,赐他僧服,封他为大觉师,张榜昭告,把刘总的宅邸改为佛寺,派使臣带来继任节度使的节印,彻底断了刘总的后路,将刘总从幽州扫地出门。刘总交出节印,穿上僧服,凄惨地离开幽州,一路朝长安而去,走到定州,离奇暴死。
    当初,刘总上表辞职的时候,给朝廷献上良马一万五千匹。群臣怀疑其中有诈,穆宗力排众议,接受了这些马匹,派出给事中薛存庆前往幽州镇宣达圣意、安抚刘总,拨给幽州镇一年的费用一百万钱劳军,一些无依无靠的老人,由朝廷供给衣食。刘总在谭忠的陪从下离开幽州时,那些曾经受到过刘氏家族恩惠的人,自发聚集起来,拦住刘总不肯放行。刘总竟大开杀戒,杀了十个带头阻拦的人,连夜抄偏僻小路离开。天亮以后,人们才发现刘总不见了。
    刘总暴死定州后,谭忠护送刘总的灵柩,一路来到长安,一病身亡。刘氏家族的悲剧就此谢幕。
    如今,当人们置身房山区长沟镇坟庄村的刘济墓前,回味《唐书》中记载的这些带血的篇章,除了感慨,还是感慨!而作为局中人的刘济和刘总,用血的代价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借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他们还会重复那段历史吗?


    本版摄影/陈艳军


    (本文作者专注燕都文化研究三十余年,为这一领域资深专家之一。)


    ◎杨亦武


    刘济墓发掘现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弑父,争权,诸子,次子,不和,千年,刘济墓弑父 争权 诸子 次子 不和 千年 刘济墓
下一篇:沈从文在青岛多次爬崂山 在白云洞贮云轩一住6天||上一篇:诸葛亮火烧新野属杜撰:只是文职 没带兵打仗(4)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