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成吉思汗西征事出有因(2)

编辑:秋痕 来源:天津日报
 
花剌子模大汗摩诃末一再挑衅,成吉思汗再无退路,亲率大军20万,与其会战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西来,摩诃末理屈心虚,唯一的就是寻神问卜,求签打卦。

    其实花剌子模精兵40万,国土和属地很大,东北至哈萨克斯坦的锡乐河,东南临印度河,西北抵阿塞拜疆,西南达波斯湾。然而其国土辽阔却荒于治理,地区富庶却征敛无度,人民众多却大兴屠戮,兵多将广却令出多门。朝内忧国王、母后两班人马,朝外患贵族勾心斗角互相窥伺。

    1219年9月,成吉思汗大军进入花剌子模。至1220年3月,半年间攻克布花剌等8城。接着,蒙古军三路会师,三天攻下驻有11万重兵的其国都撒马耳干。

    1220年底,成吉思汗又相继攻克你沙不儿等十余座名城。从撒麻耳干到里海之滨,摩诃末在前面跑,蒙古军在后面追。摩诃末一路逃亡,居然一敌未遇,一叶扁舟,划入里海中偏远的一个小岛,那里蒙古铁骑难于涉足,倒也安然无恙。怎奈天不佑,神不灵,惊吓之余,还是难免一命呜乎。贪了杀剐一个商队的便宜,倒了天大的霉!凭其长子扎阑丁,摩诃末大汗算是得了一个善终。

    1222年11月20日,扎阑丁驻军花剌子模东南部重镇哥疾宁,听说成吉思汗亲领大军扑来,便南撤印度河,被迫与穷追不舍的蒙古军又打了一场恶仗,人马几乎输光,孤身跃马印度河,亡入印度。摩诃末父子音容缥缈,花剌子模这个纵横中亚的汗国也就从此消亡。

    像古代东方大多数部族一样,十三世纪初,刚刚进入文明阶段的蒙古,仍然摆脱不了封土建国的政治制度。仗打完了,成吉思汗把他的长子术赤分封在钦察草原,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征伐,没有前因便没有后果,这更是摩诃末想都没想过的。

    十三世纪初,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之前,蒙古还处于父权制时代,这个时代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就是作为家族和部落一旦与谁结下怨仇,从此世代为仇。花剌子模对蒙古这桩杀使事件是国仇,成吉思汗所以派出第二个使团旨在要摩诃末真诚悔罪并对商队做出抚恤和赔偿。他原本是寻求忍辱负重不开战端的,可摩诃末登着鼻子上脸,还能有什么办法?

    这点我们也可以从他派出第一个友好使团给摩诃末的信函里看出端倪。

关键字: 内容标签:成吉思汗,事出有因,西征成吉思汗 事出有因 西征
下一篇:大唐女巡按是多大官儿? 学者:仅是临时官职||上一篇:李白眼中的战国“第一大侠”鲁仲连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