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12世纪的繁华:北宋开封城每天屠宰万头生猪(2)

编辑:秋痕 来源:历史春秋网
 
御街两边都是御廊,原来允许市民商贩在其中做买卖。据文彦博奏议。王安石变法时,市易司也利用特权,抢先占据上好市口,在御街东廊下用杈子拦出数十间铺位,“差官监卖果实,分取牙利”。但自政和(1111-1118)以后,开封府派人在廊下安放黑漆杈子,御街中心又放上两排朱漆杈子,不让人马在御街中心来往,行人只能在廊下杈子外行走。杈子里用砖石砌出两道御沟,宣和年间(1119-1125),其中尽植莲花,两侧种上桃李杏梨,春夏之际,杂花相间,望去宛如锦绣。
  
  不过,在新年期间,即便政和以后,御街还是向民众开放的。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冬至以后到元宵节结束,宣德门前御街上就搭起山棚,上面镶嵌着大观、宣和之类硕大的金字年号,年号之后便是“与民同乐万寿彩山”八个大字。山棚下用刺棘圈出一个露天演艺场,以控制游人的进入,故而叫做棘盆。入夜,棘盆照耀得如同白昼,演出也不中断。这一期间,御街两侧的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宋徽宗也会趁兴出宣德门,真的来个“与民同乐”。有两首词写出了元宵御街上这种狂欢的景象:
  
  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
  
  宫漏永,御街长,华灯偏共月争光。乐声都在人声里,五夜车尘马足香。
  
  除了新年前后的个把月,一些重要的皇家活动也在御街上进行。据《宋史·礼志》,举行赐酺之典时,开封府各县与在京诸军的乐人,都在朱雀门到宣德门的御街上列队张乐;还“作山车、旱船,往来御道”。这时“观者溢道,纵士庶游观”;御道两侧的廊下,则“百货骈布,竞以彩幄镂版为饰”。而每逢大礼之年,七头大象加入进车马仪仗队,在宣德门至南薰门之间的御街上走个来回。走到宣德门楼前,七头大象还要团转行步,向北舞拜,表示祝贺。每到这时,御街上“游人嬉集,观者如织”。至于每年十月十二日宋徽宗生日,亲王宗室与宰执百官到大内上寿完毕,参加仪式的女童队出皇城,等候在外的少年豪俊争先恐后地送上果品饮食,然后带着心仪的姑娘,让她戴上花冠,或作男子装束,骑上骏马,“自御街驰骤,竞逞华丽,观者如堵”,那感觉可真叫爽!
  
  当然,在这风光旖旎的御街上,也会发生些香艳的情事。据《玉芝堂谈荟》,宋祁有一次在御街上恰遇大内宫嫔的车子经过,帘后有人惊喜地脱口道:“这不是小宋吗!”宋祁回去感慨地作了一首《鹧鸪天》:

关键字: 内容标签:生猪,北宋,屠宰,开封,繁华,世纪生猪 北宋 屠宰 开封 繁华 世纪
下一篇:“传国玉玺”失踪之谜:传承1500年后最终消失(1)||上一篇:"大跃进"中罗荣桓保持冷静:种田不讲科学不行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