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6月(嘉庆二十一年),英国遣使抵达天津海口。清内阁拟仿照马戛尔尼使团的规格安排接待:七月初七觐见,初八正大光明殿赐宴颁赏,然后在圆明园的同乐园再次赐宴。初九向嘉庆辞行,并御赐游览颐和园的万寿山。十一日在太和门对英使臣及随员再次颁赏,然后赴礼部宴请。十二日遣返离京,从天津白河口出海返国。
这个日程表每个环节的内容和应该遵照的礼仪都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作为当年的见证人,嘉庆皇帝认为仿照当年的礼仪既合理又合适。随即这个日程表和礼仪要求被发到接待官员处,要求英国使团最晚于初六日答复。
但是,嘉庆皇帝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英国使团看来却难以接受。实际上,对于二十多年前马戛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这一事件,清朝与英国双方不仅存在着完全不同的记录,而且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清朝将这次事件看作英王为乾隆皇帝祝寿、输诚入贡的表现,而英国则将其看作为一个全面侦查、了解中国并占有中国财富所进行的一次外交活动。台湾学者黄一农教授曾经发现出版于1893年的伦敦的一本诗集中有一首称赞马戛尔尼使华活动的长诗,其中写道:骄傲的中国,富饶的银矿。在Clive’s的伟大计划下,……她的财富将被掏空,成为帝国的供应。
诗中提到的Clive,是首个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建造者。可以看出,在乾隆皇帝沉浸在万国来朝的虚假繁荣背后,一个虎视眈眈的觊觎者已经开始接近中国。这两种认识的分歧,延续到1816年间的这场外交风波中,所以由于老问题而引起的新冲突也就变得易于理解和解释。
在觐见皇帝行三跪九叩礼的问题上,英国使团表示无法接受。迫于期限将近,中国的接待官员决定冒险带他们进京,并打算在路上继续进行说服。不幸的是,阿美士德不肯让步,而斯当东则诡称:“乾隆五十八年来时,所有礼节虽经目睹,实系年幼不记得”。这一局面一直僵持到北京。7月7日卯时,规定的觐见时刻,嘉庆皇帝已经到达大殿,而英国使臣依然不愿如仪行礼。吓坏了的接待大臣,无法收拾局面,只好向皇帝谎报说,英国正使因长途跋涉病倒,而两位副使则因为走得太急,装载官服的车子还落在半道,因此不能行礼。嘉庆皇帝非常恼怒,认为这些外夷十分无礼,下令立即遣送英国使团出京,使团所携贡品,一概退回。
关键字: 内容标签:幻像,晚清,魔镜,考古,故事,知识幻像 晚清 魔镜 考古 故事 知识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这个日程表每个环节的内容和应该遵照的礼仪都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作为当年的见证人,嘉庆皇帝认为仿照当年的礼仪既合理又合适。随即这个日程表和礼仪要求被发到接待官员处,要求英国使团最晚于初六日答复。
但是,嘉庆皇帝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英国使团看来却难以接受。实际上,对于二十多年前马戛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这一事件,清朝与英国双方不仅存在着完全不同的记录,而且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清朝将这次事件看作英王为乾隆皇帝祝寿、输诚入贡的表现,而英国则将其看作为一个全面侦查、了解中国并占有中国财富所进行的一次外交活动。台湾学者黄一农教授曾经发现出版于1893年的伦敦的一本诗集中有一首称赞马戛尔尼使华活动的长诗,其中写道:骄傲的中国,富饶的银矿。在Clive’s的伟大计划下,……她的财富将被掏空,成为帝国的供应。
诗中提到的Clive,是首个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建造者。可以看出,在乾隆皇帝沉浸在万国来朝的虚假繁荣背后,一个虎视眈眈的觊觎者已经开始接近中国。这两种认识的分歧,延续到1816年间的这场外交风波中,所以由于老问题而引起的新冲突也就变得易于理解和解释。
在觐见皇帝行三跪九叩礼的问题上,英国使团表示无法接受。迫于期限将近,中国的接待官员决定冒险带他们进京,并打算在路上继续进行说服。不幸的是,阿美士德不肯让步,而斯当东则诡称:“乾隆五十八年来时,所有礼节虽经目睹,实系年幼不记得”。这一局面一直僵持到北京。7月7日卯时,规定的觐见时刻,嘉庆皇帝已经到达大殿,而英国使臣依然不愿如仪行礼。吓坏了的接待大臣,无法收拾局面,只好向皇帝谎报说,英国正使因长途跋涉病倒,而两位副使则因为走得太急,装载官服的车子还落在半道,因此不能行礼。嘉庆皇帝非常恼怒,认为这些外夷十分无礼,下令立即遣送英国使团出京,使团所携贡品,一概退回。
关键字: 内容标签:幻像,晚清,魔镜,考古,故事,知识幻像 晚清 魔镜 考古 故事 知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中共党史上谁最早提“中华民族复兴”?||上一篇:钱穆对胡适第一印象不佳:骨子里不是个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