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魔镜”的幻像:一个晚清的故事的知识考古(3)

编辑:秋痕 来源:光明网
 
至此,阿美士德使团的希望完全落空,一行人满怀失望与怨气,在沿途中国官员的看守下,从原路返回。但嘉庆皇帝很快就察觉了何世泰等接待官员捣的鬼,又觉得如此绝决地驱逐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有点说不过去,所以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将何世泰等人痛骂一通撤职查办,并于第二天派人追到良乡,送去一道写给英王的谕旨:“尔国王恭顺之心,朕实鉴之”,“特将贡物内地理图画像、山水人像收纳,嘉尔诚心,即同全收。并赐尔国王白玉如意一柄、翡翠玉朝珠一盘、大荷包二对、小荷包八个,以示怀柔。……尔国王其辑和尔人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俾尔永遵,故兹敕谕。”(《清实录·嘉庆朝》二十一年七月)
嘉庆皇帝的谕旨中,详细地提到了对贡物的处理办法以及回赠礼品的清单。我们可以看出,这批“贡物”,清朝只象征性地收了地理图画像和山水人像两种,其余并无接纳。这是非常严肃的涉及到大清王朝威望的事件,因此无论是谕旨中的表述还是实际中的处置,都非常严格地遵照既定方针办事。而查前后朝议记录,也并无专门召开讨论贡品的会议的记录。这足以证明所谓“魔镜”一事,确为子虚乌有。
被嘉庆逐出北京而垂头丧气的阿美士德,出乎意料地接到了一份措辞温和的圣旨以及沿途款待的命令,这令他大惑不解。而“中国通”斯当东对此进行了这样的解释:这表现了嘉庆皇帝的追悔之意。事实上,也正是这个中国通,成为若干年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有力游说者。从英国的角度来看,无论使团表面的结果多么糟糕,却仍达到了了解中国政府的管理与运作、侦查中国军事实力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通过与清朝高级官员的反复谈判,认清了清朝各级官员颟顸无知、自私贪婪的面目。所以,前后两次外交事件,清廷似乎扮演了主导者与胜利者的角色,但真正的结果,要在若干年后才能作出定论。
事实上,此次英国使团乘坐的战舰Alceste号装有40门大炮。当他们到达广州外洋时,由于风浪巨大,要求进入虎门海面避风,但未获准。于是怨气演变成愤怒,Alceste号右舷发射排炮轰击虎门要塞,要塞守卫一败涂地。为了不把事情闹大,总督蒋攸铦下令允许军舰进入内洋避风,但未敢把此消息上报朝廷。这一年离鸦片战争还有24年,有学者认为这实际上是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炮舰外交”的滥觞。(参见黄一农《印象与真相:清朝中英两国的觐礼之争》)


关键字: 内容标签:幻像,晚清,魔镜,考古,故事,知识幻像 晚清 魔镜 考古 故事 知识
下一篇:钱穆对胡适第一印象不佳:骨子里不是个读书人||上一篇:齐白石曾被取笑乡巴佬 梅兰芳嘱咐别提湘潭民俗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