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1910年哈尔滨瘟疫拯救者伍连德:是诺奖候选人(1)

编辑:秋痕 来源:华商晨报
 
1910年12月,深冬的寒冷一如今天。然而,寒冷并没有如人们想象得那样杀灭一切病菌,相反,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正悄悄侵蚀着哈尔滨。随着死亡人数不断增长,整座城市都笼罩在恐惧的阴霾中。
近日,央视播出的电视剧《浴火危城》讲述了这段历史。不过,电视剧毕竟有编剧们的加工和想象,那么真实的历史如何呢?记者查阅历史资料整理还原了当时这场大瘟疫中的主角——医生伍连德,这是一位与沈阳的医学发展有着重要关系的人。
1910年东北鼠疫

疫病横行的城市
历史上著名的1910年哈尔滨大瘟疫,后来被科学家证明是一场鼠疫。当时,仅有两万多人口的哈尔滨傅家甸,疫毙者达五千余人。最严重时,全市每天死亡人数接近200人。
人类与鼠疫的斗争,直到1928年抗菌素的发现才有了一丝转机。而在此之前,每当鼠疫袭来,除了直面死亡,人们根本找不到特效药物来治疗。1910年清朝统治下的哈尔滨,正是在这种相当于手无寸铁的状态下,面对了这一场大鼠疫的突然而至。
据《东三省疫事报告书》记载,当年10月25日,在中俄边境小城满洲里,两名从俄罗斯回来的劳工在下榻的旅店内暴亡。11月7日,两名捕猎旱獭的华工从满洲里来到哈尔滨,住进一家钻井工具商店开的小旅店,不久这两个人也死了,而且还传染了与其同住的另外4人。这是哈尔滨收到的第一个疫情报告,哈尔滨由此开始了噩梦般的冬天。这几个人死亡前的症状都是发烧、咳嗽、咳血,死后全身紫红。对所谓鼠疫茫然不知的医生们,只能凭经验推测着这种奇怪的死亡,而此时位于哈尔滨道外以傅家甸为中心的中国人聚居区,瘟疫已经开始蔓延传播。


关键字: 内容标签:哈尔滨,瘟疫,候选人,拯救,是诺奖,者伍连德哈尔滨 瘟疫 候选人 拯救 是诺奖 者伍连德
下一篇:学者称狄仁杰是工作狂:一年断案一万七千余起||上一篇:于赓哲教授称:狄仁杰是复兴李唐的第一功臣(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