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钱谦益:反复中不灭士人气节(1)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晨报
 
 钱谦益(1582-1644),明末文坛领袖,有“东南文宗”之誉。明清易代,他主动迎降之举,一度被视为其人生中的污点。 

     作新朝之臣  又为故主悲

    清代有一批被乾隆皇帝所不齿的“贰臣”,钱谦益在其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他是乾隆最憎恶鄙弃的“贰臣”。既变节作了清朝臣子的钱谦益,理当忠于自己投效的新主,但还把“狂吠之语”刊入自己的集子中,影射自己的新主人,以掩自己失节之羞。乾隆嗤之为“有才无形之人”,并点名把他列入日后《贰臣传》的乙编。四库修书时,所有钱谦益的著作被排斥在外,涉及钱谦益名字者或改或删,丢尽钱谦益读书人的脸面方罢休。

    中国传统认可并教授的是忠义,所以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历代传诵。而对于投降而言,封建道义从根本上是鄙弃的。当然,对投降的认识还得区别对待。如晏子在崔杼杀齐庄公后所立的齐景公朝中继续为相,晏婴的解释是,为社稷,非为君。投降亦需要机遇。当年谯周入西晋受到恩宠,而后来同样行为的常璩满怀投降的赤诚希冀东晋政府重用,却不可能。皇帝的胸怀并非每个都是宽广的,何况还有机会和境遇的问题。

关键字: 内容标签:士人,气节,不灭,反复,钱谦益士人 气节 不灭 反复 钱谦益
下一篇:陈寅恪曾拒吃日本人的面粉 身体不适仍坚持开课||上一篇:吴宓一生未追上民初名媛毛彦文 离婚去寻爱遭人骂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