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被遗忘的隘门渠:7个人在陡直峭壁上修了三年 (3)

编辑:秋痕 来源:潇湘晨报
 
渠上有三处涵洞,从石中打通,像要随时垮塌一样
为了接近隘门渠,2012年9月7日,我们和年过七旬的童潜明教授从兰花洞村吴鼻组爬了大约半公里坡,又在松树下面乘了一会儿凉,一路上风景平淡。翻过那个普通的并不很陡的坡,突然遭遇一片辽阔的境界,脚下万丈悬崖,据粗略估算至少有三四百米高,远处可以看到古丈县高峰乡。

我们沿着水渠往前走,开始是较窄的路面,最窄处路面不到一米,外面是向外略有点倾斜的陡崖,脚下是陡直峭壁。一行人里只有玩户外的海子漫不经心,一边走一边还在崖壁缝隙里找兰草。一年前,海子在户外探险时偶然寻至此处。

水渠上有三处涵洞,从石中打通,走到第一处涵洞时,终于可以喘一口气。涵洞外面有石头遮挡,有了稍安全的心理。但仔细一看,峭石如梵净山的蘑菇石一样,下小上大,叠着有点扭曲,像要随时垮塌一样,但几十年来终于没有垮下来。前方另一处涵洞,内部还有木桩顶着,是修建时安装上去的。

据说开凿涵洞时,为了石头结构稳定,在开凿上方石壁时,会一直挖,直到稳定时为止,再用木桩撑着,固定上方的压力。

洞壁内侧、上方有不规则的开凿痕迹,甚至长长裂痕往上延伸,但这些石头几十年来也一直稳定如初。在一个涵洞的一头写有“农业学大寨”、“毛主席万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标语,字色暗红,但看得清。这是当时的保坪公社秘书写的,是为了给修建者加油鼓劲。


关键字: 内容标签:陡直,峭壁,被遗忘,隘门渠陡直 峭壁 被遗忘 隘门渠
下一篇:火烧圆明园只是灾难的开始:军阀曾拉走诸多石料||上一篇:被遗忘的隘门渠:7个人在陡直峭壁上修了三年 (5)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