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男人当如苏东坡
公元1101年,65岁的苏轼在从荒蛮之地岭南应召回京途中凄然而逝,弟弟苏辙把他和在京西寺院里停放了10年的王闰之的灵柩一同安葬。
苏轼终于实现了他在王闰之的祭文中所说的“惟有同穴”的誓言。
王闰之是苏轼的第二任夫人。在他的一生中,先后有三个女人,伴着他走过命运多舛,孤独坎坷。而苏轼对这三个女人,都极尽男人的呵护和柔情。这在中国历史上多如星子的文人中,是仅见的。甚至,我们可以大胆地说,这三个嫁给苏轼的女子,也因了苏轼的深情而成为幸福的女人,尽管,他们陪伴苏轼的时间都不长。
有人在文章中朗声宣布,“来生嫁给苏东坡,哪怕为此,历尽千年的情劫。”恐怕,这不是哪一个女子的心声。即便我等浊物男人,也渴望来生转为女儿之身,找一个象苏轼的情郎。无他,只为享受那一段催人断肠的柔情和真挚。
18岁上,苏轼娶了15岁的王弗为妻,她的贤淑、精明正好与苏轼的旷达与坦直互补,应该说,她充当的是苏轼良师益友的角色,为苏轼红袖添香夜读书之余,还能相对谈上一点自己对文章的见解。
最重要的,苏轼是个没花花肠子的主儿,坚定地固守“世间无恶人”的信条。王弗不但时时提醒他“江湖险恶”,“人心叵测”,有时还守在屏风后听苏轼和客人的谈话,帮苏轼辨别客人的动机和人品。那个后来导致苏轼后半生命运坎坷的章淳,第一次来拜访苏轼,王弗就断定此人属于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如果王弗能够陪伴苏轼终生,也许苏轼的人生道路将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么狼狈。
可惜的是,王弗只和苏轼生活了11年,就因病早逝。苏轼从京城一路护送妻子的灵柩回到老家,把她葬在婆婆坟墓旁边。之后,苏轼在安葬爱妻的山坡上种下三万棵青松。
三万棵青松,该是什么样的风景,又要植多长时间,每种一棵,苏轼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今人动辄送上玫瑰,即使999朵玫瑰,又怎能胜过至今在四川眉山苍翠着的青松?玫瑰易凋,青松长翠,苏轼以文人的浪漫和超人的执著向自己的爱人表达了一份感天动地的情谊。
不仅如此,10年后,苏轼还写下了中国古代悼亡诗词中最感人肺腑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至今展读,谁不为之动情?
此时,苏轼已经有了第二任妻子,但喜新而不忘旧,坦荡的胸怀又该让多少萎缩男子汗颜。
苏轼的第二个女人叫王闰之,她是王弗的堂妹。有人猜测,王闰之是进士之女,能以11岁的年龄差距给姐夫做填房,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从小就暗恋姐夫。这很有些八卦,我宁愿相信这个小姨子是被苏轼对堂姐的一片深情所感动,还有,就是对苏轼文采和人品的仰慕,她知道,这样的男人足以托付一生,嫁给这样的男人,才有真正的安全感。
关键字: 内容标签:嫁给,来生,明智,苏东坡,选择嫁给 来生 明智 苏东坡 选择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陈寅恪:留学被称“读书种子” 回国时没有学位||上一篇:典型文人苏洵教子有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