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揭秘唐代名妓薛涛真实身份:“政府公务员”(2)

编辑:Jina 来源:凤凰网历史
 

这个人的意思是说:“大人,您给一个女人请官有点不靠谱,影响大人您的名誉啊。再说了,来衙门办事的人,进门看见一群大老爷们中坐着个穿超短裙的姑娘,也有点不成体统。”韦大人想了想,说得也在理,就暂时把这事搁下了。

韦皋虽然打消了替薛涛请官的主意,然而女校书的名头已经私底下叫开了。薛涛虽然没有转入正式编制,但实实在在地担任起了校书郎的工作,算个编外政府工作人员吧,并且还是级别比较高的工作人员。

虽说没有编制,那也不容易了,怎么也是省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忍不住要感叹薛涛的命比现在很多女大学生都好,遇上个唯才是用、不歧视性别的好领导;同时,也让人不得不怀念那个强盛的大唐时代,它包容大度的胸襟,后世难有比肩者。

不敢断定,薛涛在办公室整理文件时,是否也兼作“生活秘书”。也就是说,明里写些公文诗歌之类,暗地里做些唤云化雨之事,这个确实很难说。但不可讳言的是,由于韦皋的宠爱,薛涛介入了幕府的一些事务,私下里免不了也做了些请托受礼之事。

据五代时人何光远《鉴戒灵》一书卷十记载:“应衔命使者每届蜀,求见涛者甚众,而涛性亦狂逸,不顾嫌疑,所遗金帛,往往上纳。”

何光远说,来到四川办事的官员,都要见见薛涛,否则等于没来四川,并且每次还都有礼物送上,薛涛也不推辞,都收了。这些人见薛涛,大概有两个动机,一是钦慕薛涛的才名,二是想利用薛涛与韦领导拉关系。

薛涛的这种张扬做派,引起了韦皋的不满,领导喜欢你,也不能这样显摆啊,领导身边的人更要懂得低调做人。于是,韦皋借慰问边地守军之名,派薛涛去了偏远的松州,实意让薛涛反思下自己,懂得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道理。

当然此事也有另一版本,说薛涛此次被罚,是韦夫人发难(韦夫人是前宰相之女)、检察部门又频频“申斥”的缘故。

聪明的薛涛,当然知道韦皋的用意,于是在去松州的途中,写了十首著名的别离诗——总称“十离诗”——送给韦皋。

诗中精心设计了十种比喻:“不得红丝毯上眠”,“不得羲之手里擎”,“不得华轩更一嘶”,“不得笼中再唤人”,“不得梁间更垒巢”,“不得终宵在掌中”,“不得清波更一游”,“不得君王臂上擎”,“不得垂阴覆玉堂”,“不得华堂上玉台”,把自己比喻成鸟、燕子、狗等宠物。

这“十离诗”其实就是一封“低头认罪永不翻案书”。服不服都得写啊,在这个偏远地方不接客就没饭吃,哪有在省领导身边得劲?薛涛这悲悲切切的“十离诗”,那一句句“不得”、“不得”,都写得让人泪下。

俗话说,女人最厉害的武器就是温柔和眼泪,韦皋认为检查深刻,说:“小薛这丫头是个难得人才,复出吧。”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经此挫折,薛涛万念俱灰,决定从此低调做人。回成都不久后,她就脱去乐籍加入道籍,在成都郊区的浣花溪旁,买了独门独院的小别墅,种了满院枇杷花,时年不过二十岁。

薛涛虽身为女道士,在成都地面上仍有“校书”之誉。西川的节度使换了十一茬,她陪诗陪酒效力了几十年。她经历了韦皋、袁滋、刘辟、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简、王播、段文昌、杜元颖、郭钊、李德裕诸节度使镇蜀的时代,和他们都有过不同程度的交往,可谓是“流水的节度使铁打的女校书”。


关键字: 内容标签:唐代,揭秘,名妓,公务员,身份,真实,政府,薛涛唐代 揭秘 名妓 公务员 身份 真实 政府 薛涛
下一篇:明清时期北京男色盛行 男优卖艺的同时也买色(1)||上一篇:慈禧如何靠一碗催胎药权倾朝野?(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