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国人的泡汤史(5)

编辑:秋痕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和俄军先后占领汤岗子地区,侵略者看中了这里神奇的泉水,建立官兵疗养所,以供将兵疗伤。1904年俄军库洛巴特钦将军在汤岗子温泉地设立官兵疗养所。1905年8月30日,日军大山大将的总司令部自大连移设于此地半成的房屋,谓"满州军总司令部",并把此地兼做"陆军转地疗养所"。

    民国初年,日本的"满铁株式会社"设计并建造了以温泉为中心的大公园,当时公园面积已达536764平方米,成为当时伪"满洲国"著名的游乐场所。日本裕仁天皇的叔叔、二弟、三弟及日本驻奉天(沈阳)总领事大桥东一等都曾数次来此避暑享乐。

    2 0世纪初期,满铁又修建了玉泉馆和对翠阁。1931年11月13日,溥仪曾到这里的对翠阁楼上住了一个星期,又于1932年3月6日,在由旅顺赴长春的途中,偕同皇后婉容及满清遗老遗少第二次来到汤岗子,下榻对翠阁。

    世态沧桑,斗转星移,汤岗子温泉屈辱的历史已成为过去。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沧桑的汤岗子温泉又一次焕发了青春,成为全国最大的疗养胜地和慢性病治疗中心。她占地64万平方米,拥有床位1300张,职工近千人。这里是国家卫生部认定的全国物理康复医师培训基地,同时也是辽宁省康复中心及辽宁省康复医学研究会所在地,中华医学会的《中华理疗杂志》编辑部也设在这里。近10余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通过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进行广泛的合作,这里已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康复理疗胜地。

    祈愿亭

    在温泉静心湖风景区北部的假山上,有一座名为"祈愿亭"的精致亭榭。相传这里正是唐王李世民东征时的"沐浴处"。

    唐贞观年间,李世民率军东征。途经汤岗子温泉,将士们疲惫不堪。相传太宗坐骑不堪征程遥远,马失前蹄,不想却踏出一池金浆玉液。太宗见状大喜,亲赴汤池沐浴。并令将士安歇休整,洗浴征尘。神圣的泉水将疲劳一洗而光,军队士气大振。目睹此景,太宗皇帝登上身后小岛的亭阁,凝视东方许愿:"如果我东征得胜归来,必将重修此亭,以谢神泉。"天如人愿,东征大胜。太宗不忘诺言,重修此亭并命名为"祈愿亭"。

    亭前有一座唐王李世民跃马纵横的铜像。铜像立于一石台之上。石台高约2米,长约3米,宽约1.5米,石台前面刻有四个字"唐王浴像"。石座之上唐王纵马像与真人真马比例相当,唐王面向东方,目光坚定,面容刚毅。跨下的坐骑口鼻贲张,肌腱毕现,整座铜像栩栩如生。

关键字: 内容标签:泡汤,中国人泡汤 中国人
下一篇:名将戚继光鲜为人知另一面:曾因好色被老婆"休夫"(1)||上一篇:诸葛亮为何娶“丑女”为妻?(3)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