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文艺复兴时期教会乱象 修女变妓女修道院成妓院(2)

编辑:秋痕 来源:人民网
 
热尔松只是稍稍限制了僧侣的自由:
“尽量做得秘密些,别在节日里,别在神圣的地方,也别同未嫁的姑娘发生关系。”
热尔松的说法自然有点自以为是。不过,不这样又能怎么样呢?钱袋遇到了危险,得救救钱袋,那只好下点大本钱。到最后又发明了一个原因,据说僧侣养姘妇是为了教徒。还是这个热尔松在另一处说:
“如果神父有姘妇,那对本教区的教徒当然是个很大的罪恶的诱惑,但如果他去侵犯女教徒的贞操,那对教徒是更大的罪恶的诱惑。”
不管怎么说,这样总算找到了双方都满意的办法,禁婚这个问题的解决符合教会的精神,更重要的是符合教会的利益。神父如今可以大模大样地养姘妇;主教以及教皇的金库,财源滚滚而来;而神父结婚对教廷构成的威胁则被排除了。如今,罪人反倒是那些居然恪守绝色誓愿的神父,他们叫主教们收不到后者十分热衷的“养姘妇税”。不过,西克斯特四世(1471—1484)解决了这尴尬局面。他简化了手续,要求所有的神父一律交纳这笔税,不管他们有没有姘妇。这个办法不仅能生财,而且还有个优点,那就是没有一个罪人能滑过去。
宗教狂往往满足于这样的要求:“如果做不到圣洁的生活,那至少别明目张胆干见不得人的事。”这个要求由来已久,最早的抗议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1020年在帕维亚会议上,本尼狄克八世指责僧侣主要就是因为他们不是偷偷地犯罪,而是明目张胆、彰明较著地为非作歹。达米亚尼主教也是在11世纪写道:“如果神父偷偷地寻欢作乐,那还可以容忍,但是公开养个姘妇,还腆着个肚子,带一群吵吵闹闹的孩子,那就不能不叫教会感到耻辱。”有时,教皇确实觉得自己过于宽大,问心有愧,以致圣心震怒,加重了处罚,提高了神父非法姘居的税额,而且幅度很大。教皇大怒,有两个好处:他对罪人处理较严了;教会的财富也有所增加。
僧侣中的姘居现象极为普遍。因为这事实是家喻户晓的,所以我们只需引两段文字。泰纳写道:
1563年巡视下奥地利五个世袭地区的修道院,几乎在所有修道院里都发现了姘妇、妻子和孩子。例如在绍坦的本笃会修道院,九个僧侣共有七个姘妇、两个妻子和九个他们的子女;哈斯坦的十八个本笃会修士有十二个姘妇、十二个妻子和十二个孩子;阿格拉的四十名修女有十九个孩子;等等。”
关于同一时期的巴伐利亚有这样的报道:“上一次巡视巴伐利亚时,发现饼居十分普遍,僧侣中未必能找到三四个人没有姘妇或秘密的妻子。”
因为教会的财源是靠剥削别人的劳动,所以非法姘居不仅仅是满足自然的需要,表现了比大多数纯契约性的婚姻都更高级的性关系形式,而且必定会在各处都蜕变为一贯的淫乱。这肯定发生得很早,因为据情理判断应当如此。在12世纪初,科隆附近德茨的路佩特修道院长写道:
“有些神父不愿结婚,因为结婚违反教会的法律;然而却不绝色,相反,他们更加下流,因为没有任何夫妇关系约束他们,他们更容易见异思迁。”


关键字: 内容标签:修道院,修女,妓院,妓女,教会,文艺复兴时期修道院 修女 妓院 妓女 教会 文艺复兴时期
下一篇:文艺复兴时期教会乱象 修女变妓女修道院成妓院(1)||上一篇:顺治皇帝争取自由恋爱:废黜表妹皇后强娶弟媳(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