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23位中国古代富翁的群像(5)

编辑:秋痕 来源:书摘
 
 临川王

    南北朝的时候,梁武帝有个弟弟临川王,爱钱如命。每铸钱一百万,做一黄标;每一千万,做一紫标。结果他的紫标之库,有三十多间。另外有一位武陵王,在蜀十七年,积累的财富是黄金一万斤,银五万斤,其他珍宝尚不算在内。晋朝和南北朝的时候,搞政治的人这么爱钱,难怪都列名中国的乱世。

    刘白堕

    唐朝的时候,有位刘白堕先生以酿酒致富。他酿的酒在盛夏烈日之下,可以曝晒十天也不走味,喝他的酒醉了的话则经月不醒,因而美名曰:“鹤觞”。这真是以绝技致富。

    刘晏

    刘晏不能说是富翁,他是唐朝了不起的理财家。他接任盐铁使的时候,江淮盐税,一年才上缴四十万缗,后来在他的经营之下,达六百多万。天下的税赋收入中,他负责的盐铁税就占了一半。唐代宗的时候京师米价奇贵,一斗就要千钱,但是他善加运用漕运,米价就降了回来。京师盐贵,也能同样处理。他在各地设置驿站,互报四方物价,因而“虽远方不数日皆知,是以能权万物轻重,使天下无甚贵贱”。刘晏常说自己“如见钱流地上”,可知他真是深得财富三昧,是个让人惋叹不是富翁的富翁。

    裴明礼

    唐朝还有一位裴明礼,也是个赚钱的天才。他深得人弃我取之道,以收集别人不要的东西,累积而卖,因而家产巨万。有次他在城外买下一块不毛之地,因为瓦砾很多,所以就立了一个大筐,谁投得中就赏钱,不到十来天很快就藉别人之力,把瓦砾收拾干净。收拾干净之后,他再放羊到空地上,累积粪便,加上杂果核,用犁牛去耕种,一年多后再连地带收成一起卖掉。得到巨万,再置甲第,置蜜蜂来营蜜。“营生之妙,触类多奇。”

    毋昭裔

    五代时候,少年空贫的毋昭裔当上后蜀军相,出资百万在四川开馆雕《九经》,公元953年完成。毋氏书籍遍销海内,成为中国第一个卖书致富的私人出版家。

    沈万三

    元末明初的时候,中国出了个活财神沈万三。沈是今天江苏昆山的周庄人。他的致富,有两个原因:一是继承。沈万三继承的财富,除了父亲殷实经营留下的遗产,另外,自己帮忙理财的巨富陆道源,在过世的时候,还留了一笔钱给沈万三。二是自己的经营。沈万三的经营不只包括农稼及田产的累积,更掌握了漕运甚至与海外的通商机缘,以江浙的丝绸、陶瓷、粮食、手工艺品和海外贸易,终于“竞以求富为务”,进而“资聚万万,田产遍于天下”。

    元末朱元璋与张士诚相争,沈万三因为资助过张士诚,等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沈的日子自然就不好过了。沈万三为了输诚讨好,屡屡贡献自己的财富。朱元璋要建南京城的时候,沈为表诚意,答应负责建城三分之一的资金,并表示要帮朱元璋赏三军。朱元璋大怒。《明史》说他的反应是:“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后来是朱元璋的马皇后缓颊,朱元璋才放他一命,但是流放云南。沈万三的财富传奇,自此一蹶不振。到今天,只剩下周庄的“沈厅”一供凭吊。

关键字: 内容标签:群像,中国古代,富翁群像 中国古代 富翁
下一篇:五千年少有的政治家刘禅 装傻装得好也靠才(1)||上一篇:唐太宗李世民冲动好杀人 事后再反省(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