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您说,这孩子不光是不傻,而且叫临危不乱。他在那个关键时刻,还能保持镇定,从小这孩子就有点与众不同。
嘉宾:难得。
主持人:放风筝,这您刚才说了,是他的一大爱好,但我们也听说,打小这李鸿章特别喜欢斗蛐蛐儿。
嘉宾:遗传。跟谁学的?跟他爷爷李殿华。李殿华不但斗蛐蛐儿,还赌蛐蛐儿。带着这三孙子,一边逮蛐蛐儿,一边斗蛐蛐儿。李鸿章贪玩,老斗蛐蛐儿,老逮蛐蛐儿,还经常误了上学。有一次他又误了午学,他爸爸李文安气得拎着他就到他们家地头了。让李鸿章跪那儿,然后李文安问他:“你知道咱们家地边上为什么有这么多坟地?”李鸿章哪儿知道啊?不知道。然后李文安又跟他说:“你喜欢咱们家的地吗?”李鸿章还是没法答,他一个孩子,喜欢地不喜欢地,他怎么答啊?
这个时候,父亲李文安跟他说,咱们家的祖上因为没有科举做官,所以才分了挨着坟头的地,李鸿章一听,愣了半天,跟捱了一闷棍似的。后来他又听他母亲讲,他爷爷那一辈没有中举做官,所以从此家道中落,分的地都是挨着坟边的地。这时,李鸿章心里明白了,我一定得努力学习。
李鸿章一明白,一发而不可收,从此废寝忘食,刻苦攻读,到十八岁上,他就考取了秀才,直到他结婚的时候,却惹他爷爷生了一肚子气。
主持人:洞房花烛夜,人生四大喜事儿之一,他闹出什么事儿了?
嘉宾:洞房花烛夜那天,李鸿章入了洞房之后,根本没跟他的妻子周氏圆房,谁都说不动他。最后,又把他爷爷李殿华请出来了。他爷爷也没进屋,到了书房跟前,用他那拐棍,梆梆梆敲的几声窗户棱,立刻,书房的灯熄了,李鸿章到了洞房,这才算跟他的妻子周氏圆了房,可是没到天亮,这书房的灯又亮了,李鸿章又开始刻苦攻读了。后来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合适,写了首诗,“一宵只得半风流”。
主持人:后世有人说,李鸿章从新婚第一天开始,那就是“自我性压抑”。
嘉宾:就是这么回事儿。后来李文安在京师做了官,他给李鸿章写信,让他赶紧到京师去读书,然后准备第二年的顺天府乡试。来到京师之后,最大的幸事是他遇见了曾国藩。
主持人:这曾国藩其实之前就跟他们李家有点渊源。
嘉宾:曾国藩跟李文安是同年。但是曾国藩是京师最有名的大翰林,才高八斗,冠盖京华。李鸿章立刻投到他的门下,随侍在曾国藩左右跟他学习,曾国藩也非常赏识他。
主持人:曾国藩这个人那叫知人善用。看人绝对有一套,所以说,能被曾国藩看上的人,真差不了,所以李鸿章那个时候被曾国藩赏识,这是不是也算注定他以后的路就会一帆风顺?
嘉宾:不是,接着他在后两年的会试当中都没考中。李鸿章特别沮丧。怎么对得起他师傅,都不敢见曾国藩了。没想到曾国藩把他叫了去,跟他说,科考如同用兵,胜败乃兵家常事。你只要不懈努力,必然能够脱颖而出。曾国藩还信口念出几句诗来:“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五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这诗是李鸿章写的。你想想,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诗,能倒背如流,想见他多赏识李鸿章。
这对李鸿章绝对是一种最大的鼓励。曾国藩认为李鸿章才可大用,只要你努力一定能够考试中举。两年之后,再次考试,果然考中进士。考中进士之后,李鸿章就当了翰林编修,他父亲在刑部当御史,你想想父子二人共同在京师做官,当时在大清国有几个这样的。
李鸿章有一大嗜好,就是逛琉璃厂。有一天李鸿章又上琉璃厂逛去了,他刚在书架上抽下一本,还没看两眼呢,没想到旁边一个人叫他:“少荃(李鸿章的字),你怎么还在这儿呢?”李鸿章一回头,原来是他在安徽会馆住着的时候的安徽同乡陈方秋。这陈方秋说,你知道不知道,安庆失守了,你还在这儿溜达,难道你这个堂堂的大翰林比我还闭塞?
关键字: 内容标签:小王,卖国贼,是是非非,人才,李鸿章小王 卖国贼 是是非非 人才 李鸿章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嘉宾:难得。
主持人:放风筝,这您刚才说了,是他的一大爱好,但我们也听说,打小这李鸿章特别喜欢斗蛐蛐儿。
嘉宾:遗传。跟谁学的?跟他爷爷李殿华。李殿华不但斗蛐蛐儿,还赌蛐蛐儿。带着这三孙子,一边逮蛐蛐儿,一边斗蛐蛐儿。李鸿章贪玩,老斗蛐蛐儿,老逮蛐蛐儿,还经常误了上学。有一次他又误了午学,他爸爸李文安气得拎着他就到他们家地头了。让李鸿章跪那儿,然后李文安问他:“你知道咱们家地边上为什么有这么多坟地?”李鸿章哪儿知道啊?不知道。然后李文安又跟他说:“你喜欢咱们家的地吗?”李鸿章还是没法答,他一个孩子,喜欢地不喜欢地,他怎么答啊?
这个时候,父亲李文安跟他说,咱们家的祖上因为没有科举做官,所以才分了挨着坟头的地,李鸿章一听,愣了半天,跟捱了一闷棍似的。后来他又听他母亲讲,他爷爷那一辈没有中举做官,所以从此家道中落,分的地都是挨着坟边的地。这时,李鸿章心里明白了,我一定得努力学习。
李鸿章一明白,一发而不可收,从此废寝忘食,刻苦攻读,到十八岁上,他就考取了秀才,直到他结婚的时候,却惹他爷爷生了一肚子气。
主持人:洞房花烛夜,人生四大喜事儿之一,他闹出什么事儿了?
嘉宾:洞房花烛夜那天,李鸿章入了洞房之后,根本没跟他的妻子周氏圆房,谁都说不动他。最后,又把他爷爷李殿华请出来了。他爷爷也没进屋,到了书房跟前,用他那拐棍,梆梆梆敲的几声窗户棱,立刻,书房的灯熄了,李鸿章到了洞房,这才算跟他的妻子周氏圆了房,可是没到天亮,这书房的灯又亮了,李鸿章又开始刻苦攻读了。后来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合适,写了首诗,“一宵只得半风流”。
主持人:后世有人说,李鸿章从新婚第一天开始,那就是“自我性压抑”。
嘉宾:就是这么回事儿。后来李文安在京师做了官,他给李鸿章写信,让他赶紧到京师去读书,然后准备第二年的顺天府乡试。来到京师之后,最大的幸事是他遇见了曾国藩。
主持人:这曾国藩其实之前就跟他们李家有点渊源。
嘉宾:曾国藩跟李文安是同年。但是曾国藩是京师最有名的大翰林,才高八斗,冠盖京华。李鸿章立刻投到他的门下,随侍在曾国藩左右跟他学习,曾国藩也非常赏识他。
主持人:曾国藩这个人那叫知人善用。看人绝对有一套,所以说,能被曾国藩看上的人,真差不了,所以李鸿章那个时候被曾国藩赏识,这是不是也算注定他以后的路就会一帆风顺?
嘉宾:不是,接着他在后两年的会试当中都没考中。李鸿章特别沮丧。怎么对得起他师傅,都不敢见曾国藩了。没想到曾国藩把他叫了去,跟他说,科考如同用兵,胜败乃兵家常事。你只要不懈努力,必然能够脱颖而出。曾国藩还信口念出几句诗来:“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五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这诗是李鸿章写的。你想想,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诗,能倒背如流,想见他多赏识李鸿章。
这对李鸿章绝对是一种最大的鼓励。曾国藩认为李鸿章才可大用,只要你努力一定能够考试中举。两年之后,再次考试,果然考中进士。考中进士之后,李鸿章就当了翰林编修,他父亲在刑部当御史,你想想父子二人共同在京师做官,当时在大清国有几个这样的。
李鸿章有一大嗜好,就是逛琉璃厂。有一天李鸿章又上琉璃厂逛去了,他刚在书架上抽下一本,还没看两眼呢,没想到旁边一个人叫他:“少荃(李鸿章的字),你怎么还在这儿呢?”李鸿章一回头,原来是他在安徽会馆住着的时候的安徽同乡陈方秋。这陈方秋说,你知道不知道,安庆失守了,你还在这儿溜达,难道你这个堂堂的大翰林比我还闭塞?
关键字: 内容标签:小王,卖国贼,是是非非,人才,李鸿章小王 卖国贼 是是非非 人才 李鸿章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