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衍是宋仁宗时期最负盛名的贤相之一,资历深,口碑好。庆历七年(1047年),杜衍上书请求挂印退休,得到了宋仁宗的批准。杜衍为政清廉,平时从不营殖私产,退休后,几间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只好寄居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市)的回车院。宋代各地都建有回车院,有的作为官员卸任后等待接任者到来的临时住所,有的作为驿站之用,相当于官员招待所。杜衍在回车院一住就是十年,寄人篱下,吃住简陋,却从无抱怨。杜衍不好酒,即便有客造访,也不过“粟饭一盂,杂以饼饵,他品不过两种”(宋代郑景望《蒙斋笔谈》)。杜衍一向为人低调,退休后的他,更是朴实如田夫野老,有人劝他着居士服,他却说∶“老而退休,哪能以高士自居呀!”
据宋代《萍洲可谈》记载,一次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举行宴会,作为退居二线老领导的杜衍应邀出席。酒席筵前,杜衍戴着居家便帽,穿着深色便装,端坐一隅,不作声响。事也凑巧,河南府太守有事出去一会儿,府里的差役又不认识这位曾经名声显赫的老宰相,这时,门口的差役报本路“运勾”到。当时的路相当于现在的省,河南府隶属京西北路,运勾是京西北路转运使司属官,相当于财政或税务厅领导,官不大,实权大。于是,大家纷纷起身,向这位财神爷打招呼,套近乎。运勾是个年轻人,靠长辈的恩荫当上了转运司官员,典型的“官二代”,他少年得志,职务不大脾气却不小,见一位糟老头既不打躬又不作揖,像钉子一样钉在凳子上不动,不禁火冒三丈,厉声问∶“足下前任甚处?”杜衍头也不抬,轻声回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官二代”顿时面红耳赤,呆若木鸡。
据《宋史·杜衍传》记载,杜衍逝世之前留下遗言,嘱咐儿子们在自己死后不得铺张,仅以一枕一席、低小的坟墓殓葬。虽然位极人臣,他人之将死还如此低调行事,无疑给那些一得志就忘形的人上了很好的一课。
晏建怀
关键字: 内容标签:遗言,低调,为人,宋朝贤,相杜衍,一枕一席殓葬遗言 低调 为人 宋朝贤 相杜衍 一枕一席殓葬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据宋代《萍洲可谈》记载,一次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举行宴会,作为退居二线老领导的杜衍应邀出席。酒席筵前,杜衍戴着居家便帽,穿着深色便装,端坐一隅,不作声响。事也凑巧,河南府太守有事出去一会儿,府里的差役又不认识这位曾经名声显赫的老宰相,这时,门口的差役报本路“运勾”到。当时的路相当于现在的省,河南府隶属京西北路,运勾是京西北路转运使司属官,相当于财政或税务厅领导,官不大,实权大。于是,大家纷纷起身,向这位财神爷打招呼,套近乎。运勾是个年轻人,靠长辈的恩荫当上了转运司官员,典型的“官二代”,他少年得志,职务不大脾气却不小,见一位糟老头既不打躬又不作揖,像钉子一样钉在凳子上不动,不禁火冒三丈,厉声问∶“足下前任甚处?”杜衍头也不抬,轻声回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官二代”顿时面红耳赤,呆若木鸡。
据《宋史·杜衍传》记载,杜衍逝世之前留下遗言,嘱咐儿子们在自己死后不得铺张,仅以一枕一席、低小的坟墓殓葬。虽然位极人臣,他人之将死还如此低调行事,无疑给那些一得志就忘形的人上了很好的一课。
晏建怀
关键字: 内容标签:遗言,低调,为人,宋朝贤,相杜衍,一枕一席殓葬遗言 低调 为人 宋朝贤 相杜衍 一枕一席殓葬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推荐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