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清代济南近30家私营出版社 英华斋专刻医书善书 (1)

编辑:秋痕 来源:齐鲁晚报
 
一般认为,中国的雕版印刷业始于唐代中期。山东是圣人之乡、文物之邦,文化底蕴深厚。本版今天介绍的就是清代老济南的私营出版社。
唐桂艳

出版社,就是出版书籍的机构。在过去,“出”书就是“刻”书,是靠刻字工人手工雕刻书版、敷墨刷印而成,并不是件容易事。明清时期,书籍的出版有三大系统:官刻、家刻、坊刻。其中,“坊刻”的目的是营利,可称之为“私营”出版社。

据文献记载,济南的坊铺在明代很少,仅知有好友堂一家。清代有近三十家,主要分布于当时的布政司街和后宰门街。而这两条街,是济南著名的文化街,可与京城“琉璃厂”相媲美。




布政司街的刻书坊铺

布政司大街即现在的省府前街,在布政司署前,南北向;布政司小街即现在的省府东街,东西向。街周围有贡院、泺源书院、尚书府,是学子会集的场所,文化气息浓厚。在这条街上,刻书坊铺有近十家,各具特色。  

●挖版改“产权”的一家双铺——聚和堂、双和堂

聚和堂、双和堂开设于咸丰年间,民国二十三年歇业。

双和堂刻有《读史论略》、《小题新编初集》、《史记菁华录》、《纲鉴择言》等。聚和堂刻有《济南校士分馆课艺》、《重订王凤洲先生纲鉴会纂》、《古文笔法百篇》、《齐鲁讲学编初集》、《批点左传句解》、《二十四孝合刊》等。

山东省图书馆所藏《小学集注》附《忠经》、《孝经》,比较有特色。《小学集注》封面题:“济南聚和堂梓”,知为聚和堂所刻,而《忠孝经》封面题:“光绪戌申年镌,双和堂藏板。”此“戌”应为“戊”(“戊申”为光绪三十四年),“双”明显系挖改,故此本应为济南聚和堂刻本,而非双和堂刻本,光绪三十四年刷印时挖改牌子,将“聚和堂藏板”改为“双和堂藏板”。看来,虽为一家,“产权”却是明晰的。

●遗留雕版实物的艺德堂

艺德堂在大布政司街七十号,街南首设有分号,并在萃卖场前楼设艺文书局,1931年歇业。现仅知济南市图书馆有《易经》四卷,而山东省图书馆则藏有其所刻《龙光四书》雕版一块。此板高13.7厘米,宽10.1厘米。字为阳文反字,正中自上而下刻有“龙光四书”,此为书名。上横一行“洪武正韵”,左上边有“校对无讹”,右下边有“济南艺德堂梓”。这是现存为数不多的济南雕版印刷的实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自嘉庆至光绪间山东坊间雕版印刷的质量。

●错落有致的其他坊铺

大街北首路东有文升斋,咸丰九年以前成立。刻有《暗室灯》、《功过格》、《敬信录》。光绪三十年所刻《拼音识字表》,宋体字,刊刻较精。民国十六年刻《胎产心法》。

大街南头路西有鸿文堂,同治十三年以前成立。刻有《妇幼五种》、《仙传白喉治法忌表抉微》,虽只是刻字铺,但刻书有乾隆风格,水平不低。

与鸿文堂相邻的是另一个刻字铺——德华堂,刻过《救生船》、《志远堂全集》、《小学人子礼》,有刻书工人,名叫王少南。

同在南头路西的是子云堂,后来迁至路东。光绪四年以前成立。刻有《诗经》、《书经》、《春秋左传》、《尚书离句》、《礼记》等。

此街还有光绪年间开办的东昌善成堂济南分号,民国十年左右歇业。刻有《本草备要》、《医方集解》、《四书备旨》、《诗经体注》、《东莱博义》、《古文释义》、《纲鉴择言》等。


关键字: 内容标签:英华,医书,济南,家私,清代,出版社,善书,斋专刻英华 医书 济南 家私 清代 出版社 善书 斋专刻
下一篇:古代疑团揭秘:圣人孔子为何偏偏对女人有偏见||上一篇:中国古代如何考核官吏:能不能完成弄钱任务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