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去你母亲的金太狼 大明夹板男徐渭拼死突围记 (2)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网文化中国
 
短暂的幸福感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徐文长37岁,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得到了总督东南沿海抗倭军务的胡宗宪的赏识,成为幕僚。一直到1562年胡宗宪倒台,这五六年间,徐文长还是比较幸福的,起码没受到过什么夹板气。仅有的一次,在胡宗宪的热情保媒下,徐文长无奈再次入赘杭州王家,但他当年就断然撕毁了这个婚约。
胡宗宪威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只有徐文长不怕胡宗宪,“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这就叫大丈夫的骨气。胡宗宪倒也颇有胸怀,徐越是不怕他,他就越佩服敬重徐,“一切疏计,皆出其手”。由于有了一展所长的机遇,徐文长很是勤勉,出奇计大破徐海等倭寇,又先后撰写《进白鹿表》三章,得到了嘉靖皇帝的欣赏,四十年(1561年),徐文长顺利中了举人。
正是在这一年,徐文长还狠赚了一笔稿费。原来,胡宗宪在杭州建成大型景观建筑镇海楼,让徐文长写文章纪念此事,徐写了一篇《镇海楼记》,胡读了大喜,对手下人说:“听说徐师爷没能买上房子,这些年一直在外面租房,你们把会计喊过来,让他从账上支取220两银子,送徐师爷买房子用!”那篇 《镇海楼记》收录在中华书局1999年四册版《徐渭集》,不计标点,共647字,平均每字的稿费是0.34两银子,相当于一个字稿费是200元。
220两银子的稿费,赵炎简单算了一下,以一两折合人民币600元计,相当于13.2万元。这点钱搁现在,最多够三线城市的一套小户型当首付,但搁在徐文长那个时代,是完全可以买一套很像样的大房子的。果然,徐文长在绍兴东南郊买了一套二手别墅,取名曰:“酬字堂”。
酬字堂占地10亩,房22间,还有一个超大的院子,外面用篱笆围着,里面种了几十棵果树,大门口栽了几十竿竹子,还挖了两口池塘,用来养鱼、种荷花。什么时候来了客人,徐文长站池塘边撒一网鱼,下厨烹制,就着果树上结的果子下酒,喝醉了,就在院子里唱歌,非常的潇洒,非常的幸福!
晚年的突围
可惜这种没有夹板气的幸福日子维持了没多久,就戛然而止。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胡宗宪以“党严嵩及奸欺贪淫十大罪”被捕,在狱中自杀。徐文长另投名臣李春芳麾下做幕僚,又开始了“夹板男”的突围。
徐文长难忘胡宗宪的知遇之恩,为其鸣不平,作《十白赋》哀之。但以李春芳为代表的“倒严(严嵩)派”一直揪住胡宗宪案不放手。前者为雅,后者为时,“既雅不与时调合”,来自两个方向的夹板气,让徐文长一度精神紧张之极,频临崩溃边缘,“皆叱而怒之”,突围之心更切。他作《自为墓志铭》表明心迹,以三次自杀寻求精神领域的解放,“引巨锥刺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以至于精神几近失常,在发病时杀死了继妻张氏,做了七年牢。万历元年(1573年)大赦天下,为状元张元汴等所救出狱。
应该说,徐文长的突围是成功的、彻底的。他晚年完全与“时”决裂,虽以卖画为生,但从不为官僚权贵作画,“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几尽闭门不出,专心注释郭璞的《葬书》。公元1593年,徐文长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以73岁高龄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一狗相伴,床上空空如也。
明代著名“夹板男”就这样怪异地逝去,你若喊“悲夫”,你就大错特错了,说明你很可能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鸵鸟“金太郎”。我则喊“壮哉”!因为历史的沙尘暴再如何肆虐,也难以遮掩这位大文学家艺术家的好男儿形象,一如他坚持的文艺主张那样,本色地作文作画,本色地做人立世,任何“夹板气”都夹不住的的堂堂正正的男儿本色,这才是幸福的本真。
徐文长的突围之路告诉我们,只有突围出来,“夹板男”才能追求到真正的幸福所在,才能彰显出真正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国民精神。热播剧《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其实是一个幸福的伪命题,它试图以迎合观众对于“小家”的所谓幸福追求,鼓吹国民“大家”的整体精神麻木,当中国人个个都做了“幸福的夹板男”,则中国也就自然成了“幸福的夹板国”,面对外侮而甘愿妥协,那么,“金太郎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其心可诛,哈韩亲日族;去你妈的,金太郎!(赵炎 中国网专家博客文章)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大明,夹板,拼死,突围,母亲,金太狼,男徐渭大明 夹板 拼死 突围 母亲 金太狼 男徐渭
下一篇:百年前“女子敢死队”:宠妾寡妇身挂炸弹(2)||上一篇:还原被妖魔化的女皇:武则天并未杀死亲生女儿(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