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魏晋名士识鉴能力让人叹服 乔玄称曹操乱世英雄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青年报
 
魏晋以九品中正制取士,名士间的品藻蔚然成风,能被名士们赞美一句,立刻身价倍增。名士们的眼光是很“毒”的,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未来。
《世说新语》里专门有《识鉴》一章。最有名的就是少年曹操见乔玄,乔玄对他说:“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

西晋王衍少年时“姿才秀异,叙致既快,事加有理”。羊祜见到他说:“乱天下者,必此子也!”王衍官至太尉,是魏晋清谈误国的典型。他不理政事,“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西晋灭亡后,他被石勒捉住,还想推卸责任,石勒一语道破:“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遂关进小屋,王衍这才懊悔道:“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晋书·王衍传》)可惜他刚明白,就被石勒活埋了。




再说这位石勒,他和王衍还真有渊源,他为奴隶时,倚门而啸,王衍见其甚异,对左右说:“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晋书·石勒载记》)遂派人捉拿,但石勒已去。王衍看得一点没错,石勒是中国古代从奴隶到皇帝的一个传奇,他后来成为西晋末年纵横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建立后赵,强大一时。

东晋开国元勋王敦小时,潘滔对他说:“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东晋的建立,王导、王墩弟兄功不可没,王导被封为丞相,王墩被封为大将军。虽然是兄弟,但王墩与王导性格迥异。他性情残忍,昔日石崇宴饮,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便杀美人,王导勉强饮尽,而王墩坚持不饮,石崇连杀三人,王导责备王墩,王墩却说:“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晋史·王墩传》)石崇家的厕所异常华丽,常有十余婢侍列,客多羞不能如厕,而王敦泰然自若,群婢相谓道:“此客必能作贼。”(《世说新语·汰侈》)连婢女都看出他将为乱臣贼子。果然,南渡仅五年后,王墩就起兵造反,兵入建康,气死晋元帝司马睿,杀尽江左吴姓大族。晋明帝即位后,王墩再次剑指建康,明帝调动各镇兵马围堵,这时王墩病死,他的部下很快就被消灭,他也被开棺戮尸。

东晋的温峤见到尚在襁褓之中的桓温,说:“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说:“真英物也!”(《晋史·桓温传》)桓温的确是东晋少有的英物,他曾说过一句在历史上很有名的话:“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经过王墩墓时还连呼:“可人,可人!”公元346年,桓温平蜀,失去几十年的西南重新划入东晋的版图。八年之后,桓温大举北伐,进军灞上,关中人民,“皆安堵复业,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晋书·桓温传》)后来,桓温收复故都洛阳。364年,桓温枋头大败,元气大伤。在朝中,桓温手握重兵,执掌大权,野心勃勃,废掉晋孝武帝,立简文帝,临死还逼着朝廷赐他“九锡”。即使这样,晋孝武帝也曾说过:“王墩、桓温,磊砢之流,既不可复得。”(《世说新语·排调》)

这些魏晋名士的判断是真有其事,还是后人杜撰,已无从考证,但无论如何,他们惊人的识鉴能力,让人叹服。(马啸)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乱世英雄,让人,叹服,名士,魏晋,能力,乔玄称曹操乱世英雄 让人 叹服 名士 魏晋 能力 乔玄称曹操
下一篇:中国古代十大名厨盘点:其中也有美女大厨||上一篇:毛泽东也迷港星李小龙:他功夫好,打得好!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