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场车祸“订”终身 (3)

编辑:Jina 来源:人民网
 
 但是梁思成真的是那么刻板、死硬吗?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严肃用功的学生,他一辈子都是如此,这是他的天性。在梁思成的心目中,他和林徽因是一种“没有正式订婚”的亲密关系,觉得对她有责任而想管管她。但林徽因在美国的文化环境中如鱼得水,她正在充分享受美国的自由,在男女同学里受到的欢迎真是令人陶醉。所以当梁思成因为爱她,有时想约束一下她时,林徽因常常付之一笑。但梁思成对林徽因非常体贴,而且很有耐心。据说,每次约会,梁思成都要在女生宿舍下面等二三十分钟,林徽因才打扮好,姗姗下楼。因而,梁思永曾为他们撰写了一副对联:“林小姐千装万扮始出来;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配。”横幅是“诚心诚意”。

  不过,他们还是尽量在不压抑自己个性的条件下,相互容忍和妥协。大学时代,他们性格上的差异,从工作态度上便可看出。满脑子都是创意的林徽因,常常先画出一张草图或建筑图样,然后一边做,一边修正或改进,而一旦有了更好的点子,前面的便一股脑儿丢开。等到交图的最后期限将到,即使在画图板前不眠不休赶工也来不及了,这时候梁思成就插进来,以他那准确和熟练的绘图功夫,把那乱七八糟的草图变成一张整洁、漂亮、能够交卷的作品。他们俩合作无间,各为建筑贡献出自己的特殊天赋。

  对于林徽因在宾大学习生活的其他细节,我们可以从她的一位美国同学1926年写的一篇文章中了解一二。

  她坐在靠近窗户能够俯视校园中一条小径的椅子上,俯身向一张绘图桌,她那瘦削的身影匍匐在那巨大的建筑习题上,当它同其他三十到四十张习题一起挂在巨大的判分室的墙上时,将会获得很高的奖赏。这样说并非捕风捉影,因为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的分数或偶尔的第二。她不苟言笑,幽默而谦逊。从不把自己的成就挂在嘴边。

  “我曾跟着父亲走遍了欧洲。在旅途中我第一次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现代西方的古典建筑启发了我,使我充满了要带一些回国的欲望。我们需要一种能使建筑百年不朽的良好建筑理论。”

  “然后我就在英国上了中学。英国女孩子并不像美国女孩子那样一上来就这么友好。她们的传统似乎使她们变得那么不自然地矜持。”

对于美国女孩子,那些小野鸭子们你怎么看?

  回答是轻轻一笑。她的面颊上显现出一对色彩美妙的、浅浅的酒窝。细细的眉毛抬向她那严格按照女大学生式样梳成的云鬓。
“开始我的姑姑阿姨们不肯让我到美国来。她们怕那些小野鸭子,也怕我受她们的影响,也变成像她们一样。我得承认刚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她们很傻,可是后来当你已看透了表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她们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在中国一个女孩子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她的家庭。而在这里,有一种我所喜欢的民主精神。”可以说,美国民主、自由的文化环境让林徽因感到了舒畅、幸福,她在这样的环境里,尽情的施展自己的个性,挥洒自己的才华。

  父亲的去世如晴天霹雳

  1925年12月,梁思成和林徽因收到梁启超发来的一封急电和一封长信。信中写道:

  今天报纸上传出可怕的消息,我不忍告诉你,又不能不告诉你,你要十二分镇定着,看这封信和报纸。

  我们总还希望这消息是不确的,我见报后,立刻叫王姨入京,到林家探听,且切实安慰徽因的娘。

  我现在总还存万一的希冀,他能在乱军中逃命出来。万一这希望得不着,我有些话切实嘱咐你。

  第一,你自己要十分镇静,不可因刺激太剧,致伤自己的身体。徽因遭此惨痛,唯一的伴侣,唯一的安危,就只靠你。你要自己镇静着,才能安慰她,这是第二层。

  第二,这种消息,谅来瞒不过徽因。万一不幸,消息若确,我也无法用别的话解劝她,但你可以将我的话告诉她:我和林叔的关系,她是知道的,林叔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何况更加以你们两个的关系。我从今以后,把她和思庄一样看待,在无可慰藉之中,我愿意她领受我这种十二分的同情,度过她目前的苦境。她要鼓起勇气,发挥她的天才,完成她的学习,将来和你共同努力,替中国艺术界有点贡献,才不愧为林叔的好孩子。这些话你要用尽你的力量来开解她。

  徽因留学总要以和你同时归国为度。学费不成问题,只算我多一个女儿在国外留学便了,你们不必因此着急。

  不久,他们又收到梁启超写来的信:

  昨晚彼中脱难之人,到京面述情形,希望全绝,今日已发丧了。遭难情形,我也不必详报,只报告两句话,(一)系中流弹而死,死时当无大痛苦。(二)遗骸已被焚烧,无从运回了。徽因的娘,除自己悲痛外,最挂念的是徽因要急煞。我告诉她,我已经有很长的信给你们了。徽因好孩子,谅来还能信我的话。我问她还有什么话要我转告徽因没有?她说:“没有,只有盼望徽因安命,自己保养身体,此时不必回国。”我的话前两封信都已说过了,现在也没有别的话说,只要你认真解慰便好了。

  这封信确定,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不久前的战乱中不幸去世。

  事实经过是这样的。

  1925年,军阀张作霖依靠日本政府的支持,兵分四路进攻北平,意欲打败华北军阀,自任总统,统治全中国。11月,郭松龄将军向全国发表《反奉通电》,不久将原奉军第三方面军改称东北国民军,起兵反奉,打倒军阀,制止内战,誓死救国。林长民当时应邀参加郭松龄幕府,担任政务处长。郭松龄将军这一举动是爱国的,进步的,立即受到共产党的《向导》和全国舆论界的肯定,而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学生则通过集会、游行予以声援。

  反奉战争之初,郭松龄部队士气旺盛,接连攻下山海关、连山和锦州。可是,当郭部于12月21日发起总攻击时,却由于张作霖得到日本政府的支持,调集大批部队反攻,而郭部内部却出现了叛徒,因而情势大变,郭部惨败。郭松龄只好率领一部分人马突围奔逃。逃至新民县西南的苏家窝棚时,受到奉军王永清的骑兵袭击,结果和郭松龄同行的林长民中流弹身亡。郭松龄及其夫人韩叔秀藏于一居民菜窖中,由于叛徒出卖被搜出,押往辽中县老达镇,25日被枪杀。

  林徽因得此噩耗后,悲痛万分,大哭不已。她与父亲的感情非同一般,她是父亲最疼爱的孩子,她对父亲的敬爱远远超过了母亲。年仅49岁的父亲竟然就此撒手人寰,怎能不叫人伤心欲绝?家里仅有300块积蓄,母亲和弟妹怎么生活?想到这些,林徽因恨不能立刻回国。这时梁启超又发来一封电报,告知家里的事他可以帮着处理,不用她担心,只需她节哀,好好注意身体,继续在美国求学。梁思成也一再劝阻,林徽因终于没有回去。但心里难过至极,整天以泪洗面,很快病倒在床。好在有梁思成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才得以渡过难关。

关键字: 内容标签:车祸,终身,林徽因,梁思成车祸 终身 林徽因 梁思成
下一篇:古代公务接待:苏东坡公务宴饮都召“小姐”||上一篇:唐太宗放死囚回家探亲 约定次年自觉入京领死(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