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鲁迅先生死了。他的天才已跟着他埋入黄土,那是没有办法可以学的。但他那种不倦的工作的精神,我们却非拿来当作榜样不可。要大家都像鲁迅先生一样保定一个理想,一息不停地工作下去,黑暗势力的壁垒才有攻破的可能。
1938年春,郑贞文出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电函邀请黎烈文去福建工作。黎烈文到福建后,颇受时任福建省省长陈仪的信任,安排他创办“改进出版社”并任社长兼省政府参议。出版社在黎烈文的主持下大力宣传抗战,从事文化建设,从而吸引了大批文化界人士到福建工作,对抗日战争和福建的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黎烈文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利用业余时间埋头法国文学翻译。此种拼命的忘我工作态度,正是鲁迅那种“韧”的战斗精神的再现,也正是黎烈文以鲁迅为榜样“抱定一个理想,一息不停地工作下去”的誓言的践诺。
抗战胜利后,黎烈文应被任命为台湾省省长的陈仪之邀,到台湾出任《新生报》副社长兼总主笔。但因工作无法开展,遂于1946年夏末辞去《新生报》一切职务。半年后,应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许寿裳先生的邀请任西洋文学系教授。从此埋头教书、翻译,直至1972年辞世。
黎烈文,男,又名六曾,笔名李维克、达五、达六等,1904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22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26年先后赴日本、法国学习,获硕士学位。留学期间,曾任《申报》特约撰述。1932年回国,任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上海分社编译。同年12月,应史量才邀请,任《申报》副刊《自由谈》主编。在他主持期间,《自由谈》改变了以“茶余酒后消遣”为目的的文风,约请鲁迅、瞿秋白、茅盾、陈望道、叶圣陶、巴金等进步作家为《自由谈》撰稿,呼吁救亡,针砭时弊,成为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报纸副刊。1934年5月被迫离职。1935年与鲁迅、茅盾、黄源等组织译文社,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1936年主编《中流》半月刊。抗日战争时期在福建从事教育和出版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去台湾。
关键字: 内容标签:鲁迅,忘年交,黎烈文鲁迅 忘年交 黎烈文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1938年春,郑贞文出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电函邀请黎烈文去福建工作。黎烈文到福建后,颇受时任福建省省长陈仪的信任,安排他创办“改进出版社”并任社长兼省政府参议。出版社在黎烈文的主持下大力宣传抗战,从事文化建设,从而吸引了大批文化界人士到福建工作,对抗日战争和福建的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黎烈文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利用业余时间埋头法国文学翻译。此种拼命的忘我工作态度,正是鲁迅那种“韧”的战斗精神的再现,也正是黎烈文以鲁迅为榜样“抱定一个理想,一息不停地工作下去”的誓言的践诺。
抗战胜利后,黎烈文应被任命为台湾省省长的陈仪之邀,到台湾出任《新生报》副社长兼总主笔。但因工作无法开展,遂于1946年夏末辞去《新生报》一切职务。半年后,应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许寿裳先生的邀请任西洋文学系教授。从此埋头教书、翻译,直至1972年辞世。
黎烈文,男,又名六曾,笔名李维克、达五、达六等,1904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22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26年先后赴日本、法国学习,获硕士学位。留学期间,曾任《申报》特约撰述。1932年回国,任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上海分社编译。同年12月,应史量才邀请,任《申报》副刊《自由谈》主编。在他主持期间,《自由谈》改变了以“茶余酒后消遣”为目的的文风,约请鲁迅、瞿秋白、茅盾、陈望道、叶圣陶、巴金等进步作家为《自由谈》撰稿,呼吁救亡,针砭时弊,成为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报纸副刊。1934年5月被迫离职。1935年与鲁迅、茅盾、黄源等组织译文社,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1936年主编《中流》半月刊。抗日战争时期在福建从事教育和出版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去台湾。
关键字: 内容标签:鲁迅,忘年交,黎烈文鲁迅 忘年交 黎烈文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