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郑伯克段于鄢:武公迁国新郑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网文化中国
 
事情就这么悲催,史伯的预言都一一实现,就想他能穿越一样,如目亲见。
就在伯友搬家的第二年,即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伯、缯伯引来犬戎进攻宗周镐京,杀幽王于戏,郑伯友也殉难。周平王即位后,追谥伯友为“桓”,史称郑桓公。伯友死后,由他儿子掘突继承爵位,为郑伯,这就是著名的郑武公,当然“武公”是他死后的谥号,他活着的时候不这么叫,只称“郑伯”,这里为了便于叙述,还是叫郑武公。
郑武公帮助平王东迁有功,受封为卿士,留在洛邑帮助平王搭理政务。
这个时候,武公对于郑只有京城这么点地方不满了,他一直把老爸桓公的“宏图伟业”计划装在心里,一定要实现它。所以开始找虢国和郐国的茬子,这二国一见不是势头,就各献出京城附近的几个城邑给郑武公,也就是邬、蔽、补、丹、依、弢、历、莘八邑。但是武公的目的不是这个,他要的是虢、郐二国全部的土地。
到了平王二年(公元前769年),武公找了个茬子,举兵伐郐,可怜郐这么个小国,就像一粒爆米花似的,一捏就碎,哪里挡得住郑武公的重拳,眼睛没来得及眨一下就被灭了国;郑武公就在这里正式建立郑国,在离郐不远的地方筑了城邑当国都,为了区别在华县的郑,这里就叫“新郑”,位置正好在东虢和郐之间。原来华县那里的郑叫“旧郑”,到了秦武公十一年,秦国把旧郑这里划成县,仍名为郑县。
这时候东虢还存在,武公就又瞄上了它,因为在他老爸的计划里,东虢也是自己圈占地盘的主要对象。
到了周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武公又找个茬子对付东虢,发动军队攻虢。东虢本来是姬姓国,比郐大一点,还有点战斗力,双方一番激战,虢师还是不是对手,大败而走。虢叔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东边的制邑。
制邑在今天河南荥阳市西北的汜水镇,就是著名的虎牢关,东汉末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的地方,隋代在这里置汜水县,故又名汜水关,唐代以后还称之为武牢关(为了避李渊祖父李虎的讳改“虎”为“武”)。这里是一个军事要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虢叔就在这里组织虢国军民,拼死据守。郑武公带领军队玩命攻打,伤亡惨重,一时难克。
虢叔趁机给周平王写信,希望看在同姓的份上拉兄弟一把。但是这时候郑武公在周王室地位很高,权倾朝野,平王好多事情都得靠他,哪里敢开口说话?只能闭着眼睛当不知道。
制邑最终被郑师攻克,虢叔一见没了指望,自杀而死。郑武公就这么把东虢给灭了,东虢、郐二国的土地全被郑国吞掉,这时的郑才正儿八经地象个国家。
之后,郑武公励精图治,拼命发展国力,他推行了许多政策,比如释放商奴,发展工商,繁荣经济;开荒务耕,发展农桑,强国富民;兴建乡校,教化民众,扩建城邑,训练军队,巩固疆防等等,被称为“武公之略”,结果郑国很快就强盛起来,俨然大国气象了。
在郑武公帮助平王东迁雒邑的时候,申侯就发现这小伙子不错,有勇有谋,长得也帅,就想和他结门亲事。到了郑武公十年的时候,申侯主动来攀亲,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他,就是武公的正室夫人姜氏。郑武公死后谥号是“武”,姜氏因之也称为“武姜”,不过她活着的时候只称“姜氏”。
姜氏给郑武公生了两个儿子。她生长子的时候,是武公十四年(公元前757年),这孩子出生的时候非常奇怪,别的女人怀孕足月,都是临盆疼痛,生产艰难,呼天抢地,死去活来的,有三分疼痛也得喊出十分的痛苦来,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在生孩子。但是这个孩子却是在姜氏睡觉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开始生产了,一下子惊醒了姜氏,等她醒过来,孩子也生下来了,把姜氏吓得不轻,觉得这个孩子生得真是古怪诡异,不由得心生厌恶,就给这个孩子起名叫“寤生”,也就是睡觉醒来就出生的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是“寤”通“牾”,《说文》:“牾,逆也”,“寤(牾)生”就是逆生,是脚先出来,民间称为“站生”,这种情况会造成难产,所以《史记•郑世家》说“生太子寤生,生之难”,明白说是难产,那时候医学不发达,接生技术也不好,女人遇到难产就是过鬼门关,所以让姜氏受了惊吓。总之,这个孩子出生很不正常,所以姜氏很厌恶他。
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是武公十七年(公元前754年),这个孩子出生比较正常容易了,给取名叫“段”。古人称排行的规矩是,老大称“伯”或“孟”,老二称“仲”,老小称“季”,“仲”、“季”之间的那些不管大小多少,一概称“叔”,可能武公还有其他侧室也生了儿子,段既不是老大、老二,也不是老小,故称为叔段;又因为他是正室夫人所生,地位很高,所以郑人称之为“大叔段”。
等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姜氏发现寤生除了精明伶俐之外,没啥可人之处,主要是模样不好看,有点歪瓜裂枣的;叔段就丰神俊美,潇洒帅气。于是,姜氏就特别喜爱叔段,跑去找郑武公反复劝说,要求把叔段立为郑国的继承人。
可是郑武公很有原则,坚决不同意,说:“咱们是周王室血脉,先王制定的宗法制度必须坚持,绝对不能废长立幼,否则会被王室斥责,被诸侯看不起,国民也会人心不服,那么就要自取其祸,给郑国带来灾难。这事儿断断不可为,你也不要再说这事儿了。”
因为这个,姜氏很恼。其实她这是女人的见识,很有问题。如果说女人要吃得开相貌是基础的话,那么男人混天下靠的是智慧和能力,与相貌无关,更与难产、顺产无关。我们老家那地方的民间有个说法叫“坐生娘娘站生官”,女孩坐着生(屁股先出来)会当娘娘,男孩站着生的会当官,意思大约是说凡不是正常胎位出生的都是富贵相,而寤生正是站着生出来,命中注定将来要富贵,可惜姜氏不明白这一点——当然这是闲话。
(作者:知北游 本文由国学复兴文化论坛供稿 刊载本文只为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新郑,伯克,武公迁国新郑 伯克 武公迁国
下一篇:毛泽东如何评价曹操(1)||上一篇:韩非子的"无间道"(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