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杞人忧天并非庸人自扰 专家证源自杞国忧患意识 (2)

编辑:秋痕 来源:山东商报
 
一场战争引发的悬疑
事实上,杞国的谜题颇多,其中最让人疑惑的,莫过于鲁隐公四年所发生的莒杞之战。

据《春秋》记载,在鲁隐公四年,作为当时山东地区仅次于齐、鲁两国的大国莒国,与杞国发生了一场血战,而这一次战争被当时的史学家记录为:“隐公四年,莒伐杞,取牟娄”这十个字。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却让原本身世离奇的杞国,又蒙上了一丝疑云。

首先我们要看的,是当时的地理环境,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周武王所册封的杞国,其封地在如今的河南杞县,而当时的莒国国都,则在现在的山东胶东半岛附近。疑问由此而生:在列强并起的先秦时期,国与国之间多奉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即与邻国可以开战,与距离自己较远的国家则要结盟。而就当时的地理环境来看,莒国与杞国的直线距离在800里以上,实际距离则可能在1000里以上,而且中间夹杂着齐、鲁、宋、卫等国家,莒国的军队为何要长途奔袭讨伐杞国呢?

其次,即使莒国的军队讨伐杞国,那么得胜之后掠走杞国的人口与金钱便足够了,为何还要占领杞国的牟娄地区并进行统治呢?要知道牟娄与当时的莒国相隔遥远,而且周边列国环绕,莒国又如何遥控统治这一地区呢?在这种情况下,莒国拿下牟娄,估计只能给齐、鲁等国做嫁衣。

对此,史学家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即:此时的杞国,要么已经从最初的杞县迁徙到了距离莒国较近的地方,要么是在莒国附近,还有一个杞国存在。


关键字: 内容标签:杞人忧天,庸人自扰,源自,忧患意识,专家杞人忧天 庸人自扰 源自 忧患意识 专家
下一篇:烽火戏诸侯:平王东迁洛(1)||上一篇:李自成把明崇祯帝葬到贵妃墓 清廷按国礼厚葬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