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辛亥革命中的"最佳配角" 小凤仙能算蔡锷知音吗(2)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晨报
 
小凤仙是怎么成知音的
最早把蔡锷与小凤仙写成“患难知音”的,是杨因尘1916年出版的章回小说《新华春梦记》。蔡与小凤仙的传奇故事,十有八九出自此书。
但就是在这部书里,张冥飞在尾批中说:“松坡……自污使老袁不以为虑耳,非真有爱于小凤仙者也。即使真爱小凤仙,亦决不肯以心腹事告之。”他明确指出:“作者如此写来,乃是别有用意,阅者勿谓真有其事也。”
松坡逝世后,北京各报曾刊登小凤仙“哭灵”消息,并发表小凤仙“不幸英雄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的挽联。陶菊隐先生在《六君子传》中说:“这是好事者一种通性,总想英雄儿女配合一起,传为佳话。”据陶菊隐先生调查,小凤仙的挽联与祭文实出于衡州好事者王血痕之手。
由此可见,蔡锷出走,小凤仙并不知情,当时妓院是“官办”企业,官场与妓场本属一体,蔡锷不可能向她泄露军国机密。既然小凤仙不知情,又怎么可能是知音呢?
知音另有他人
那么谁是蔡锷的知音呢?其实蒋百里、蔡的夫人潘慧英、恩师梁启超三人才是真正的知音。
蒋百里同蔡锷志同道合,蔡逃到天津后,袁世凯让蒋百里去劝说,蒋百里不仅纵虎归山,且后来蔡挥师入川,蒋百里又投奔了他,可谓生死之交。
为安全脱险,夫人潘慧英也与蔡合演了一出“夫妻反目”的假戏,佯怒出京,趁机逃出袁的控制。电影《知音》中蔡写给小凤仙的“情书”,实际上是蔡锷写给夫人潘慧英的家书。
梁启超是蔡锷的老师,对他有知遇之恩,自然也是知音。
世无完人,蔡锷也有他的局限性。他反对袁世凯做皇帝,但并不反对袁做总统,不反对整个北洋军阀系统,这是蔡锷与革命党人的根本不同。
陶菊隐先生说:“前人对蔡的定评是一个‘清’字,即幼年清贫,服官清廉,功成不居,两次都从名利场中急流勇退,是志行清白。”
小凤仙的下落如何
在蔡锷出逃这一事件中,小凤仙客观上起了“挡风墙”的掩护作用,但仅此而已,蔡锷不是侯朝宗,小凤仙也不是李香君,把小凤仙当成“共和女神”来歌颂,不符合史实。而于小凤仙后来下落如何,了解的人不多。
1951年,梅兰芳先生赴东北演出,曾收到一封署名张洗凡的来信,信中说她就是当年的小凤仙,曾见过梅先生,希望与他叙旧。梅先生想不起曾见过小凤仙,便让秘书许姬传和他聊,梅先生只是坐在一边,据许姬传回忆,小凤仙说她确实掩护过蔡锷,当时她年岁约五十岁上下,完全是家庭妇女的形象,名妓痕迹荡然无存。她说她嫁给一个工人,在某私营厂作工。临别时,她希望为她保守秘密。
后来梅先生说:“小凤仙也算间接地对国家做了好事。”因此,梅先生请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李桂森处长替她安排工作。据许姬传回忆,似乎是在东北人民政府幼儿园做保育工。
(作者:葛献挺 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辛亥革命,配角,知音,蔡锷,小凤仙辛亥革命 配角 知音 蔡锷 小凤仙
下一篇:清朝为何长寿皇帝多 皆因生活规律会养生||上一篇:"大跃进"时代的那顿年夜饭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