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宫在被捕前半提醒半威胁地对籍武说:请你务必妥善埋藏好我儿的胞衣(胎盘),你应该知道他是谁的儿子!
过了3天,田客又带着皇帝手谕来找籍武,令他用手在牒牍的背面写画着回答:孩子是否已经死了。籍武手书回答说还没有死。
田客出去一会儿后又回来对他说:陛下和赵昭仪非常生气,问你为什么还不下手。
籍武叩头泣答道:我知道杀儿是死,不杀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最后一争。
于是他便请田客带密奏给成帝,说:陛下至今没有子嗣,这个孩子无论贵贱都是陛下的骨肉。恳请陛下留下他吧。
密奏上呈后,田客又带着手谕来找籍武,要他于当晚漏上五刻把儿子交给中黄门宦官王舜。籍武问他:陛下看了密奏后有什么反应?
田客含糊其辞地答道:“瞠也。”意思是说成帝诧异地瞪大眼看了他的密奏。
于是籍武便把孩子交给了王舜。王舜受诏把孩子安置在殿中,让官奴张弃秘密哺乳之。那时孩子已经出生8、9天了。
又过了3天,田客再持密封手谕给籍武,封内有一小绿盒。手谕里说:让籍武将绿盒中的东西和诏书一起交给曹宫,并且让籍武亲自监督她服下。
解光的报告中说,“(籍)武发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蹄书曰:‘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汝自知之!’”
“裹药”在当时的意思是指买来的药。“赫蹄书”是指当时一种专门用于巫咒的红色剪纸,常将咒语写在上面。这种纸是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与东汉宦官蔡伦于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那种以树皮为原料的纸不同。“伟能”是曹宫的字。
解光在报告中如此用语,是想说明三点:
其一,这两枚毒药是买来的,不是宫里配的(可见是赵合德的阴谋,成帝可能并不知情)。
其二,用“赫蹄书”包装此药,说明了赵合德意在诅咒曹宫早点儿死。
其三,“赫蹄书”上的咒语说明不可能是成帝的意思。作为皇帝,他不必如此。这样的做法更像是后宫女人们的做派。
曹宫见状,在服药前绝望地说:这一切都是因为赵氏姐妹欲擅天下之权柄!我儿是个男孩,前额有浓发,长得很像元帝。我儿现在在哪里?他一定有危险。如何才能让王太后知晓?
曹宫死后,赵合德又召见了曾经伺候她的6名婢女,对他们说:你们本无过错,如果愿意自杀封口,我将像对外戚一样对待你们的家人。
6名婢女于是自缢而死。
张弃哺养了这个孩子才11天,便被宫长李南持诏取走,从此不知去向。
在这个案情的背后,可以看得出,成帝并没有害这个孩子的企图。见了籍武的密奏之后,他脸上曾有“瞠也”的表情,说明他可能并不知情;并且很快便安排王舜秘密抚养之,还在给王舜的手谕中专门说:“善养儿,且有赏。毋令漏泄!”
该儿及其生母曹宫、6名婢女先后被害,显然是赵合德的手段。
以成帝一贯的屈从(王凤、王太后、赵氏姐妹)性格,大致不难推测案情的来龙去脉:
他此前下令杀死该儿,大概是受了赵合德的蒙蔽,比如说这个孩子是个野种。后来见了籍武的密奏,颇有所悟,但又不愿逆赵合德之意,故安排王舜“秘密”抚养之。
赵合德可能后来又缠着成帝要赐死曹宫——对成帝来说,赐死一名宫女比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要轻松许多倍。
在获得允诺之后,赵合德便采取“借船出海”的办法,在赐死曹宫的密封手谕书囊里做文章,加上了“赫蹄书”及其咒语——赵合德本无太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这个细节恰恰比较符合她的作风。
后来宫长李南将孩子取走,也有可能是赵合德的又一次“借船出海”:先骗成帝下诏,令人把孩子转移;然后买通李南,让孩子失踪。两次“借船出海”之举,对赵合德来说都易如反掌,正如解光在这份报告中引用掖庭令(掖庭最高长官)吾丘遵的话来说,“掖庭丞吏以下皆与昭仪合通。”
最后一个悬念是:这个孩子不知去向,如果成帝日后问起,她将如何交待?
其实这不是个问题,以成帝的性格及其对赵合德的百依百顺,她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糊弄过去,甚至可以阻止成帝打听孩子的下落。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是成帝“将计就计”,趁机把孩子转移到另一个更安全的地方秘密抚养了起来。
因此,这个案情的描述比较符合逻辑,因此可信度高。
另一个案情是赵合德逼成帝亲手杀害自己与废后许氏所生之子。
解光的报告中说:许皇后被废后一直住在上林苑涿沐馆,成帝曾“一岁再三召,留数月或半岁御幸”。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十一月,许皇后产下一名皇子。成帝当时还专门派中黄门宦官靳严带着“乳医”和相关药物给许皇后送过去。
后来,婢女于客子等人偷听到她与成帝一次吵闹的全过程。
只听得赵合德对成帝嚷嚷道:你不是总跟我说是去中宫(皇后赵飞燕处)了吗?既然去的总是中宫,许美人(许氏被废后的称号)如何会生孩子?看来你又想重新立她为皇后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几个,皇子,谋杀,妹妹,赵飞燕,赵合德几个 皇子 谋杀 妹妹 赵飞燕 赵合德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过了3天,田客又带着皇帝手谕来找籍武,令他用手在牒牍的背面写画着回答:孩子是否已经死了。籍武手书回答说还没有死。
田客出去一会儿后又回来对他说:陛下和赵昭仪非常生气,问你为什么还不下手。
籍武叩头泣答道:我知道杀儿是死,不杀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最后一争。
于是他便请田客带密奏给成帝,说:陛下至今没有子嗣,这个孩子无论贵贱都是陛下的骨肉。恳请陛下留下他吧。
密奏上呈后,田客又带着手谕来找籍武,要他于当晚漏上五刻把儿子交给中黄门宦官王舜。籍武问他:陛下看了密奏后有什么反应?
田客含糊其辞地答道:“瞠也。”意思是说成帝诧异地瞪大眼看了他的密奏。
于是籍武便把孩子交给了王舜。王舜受诏把孩子安置在殿中,让官奴张弃秘密哺乳之。那时孩子已经出生8、9天了。
又过了3天,田客再持密封手谕给籍武,封内有一小绿盒。手谕里说:让籍武将绿盒中的东西和诏书一起交给曹宫,并且让籍武亲自监督她服下。
解光的报告中说,“(籍)武发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蹄书曰:‘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汝自知之!’”
“裹药”在当时的意思是指买来的药。“赫蹄书”是指当时一种专门用于巫咒的红色剪纸,常将咒语写在上面。这种纸是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与东汉宦官蔡伦于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那种以树皮为原料的纸不同。“伟能”是曹宫的字。
解光在报告中如此用语,是想说明三点:
其一,这两枚毒药是买来的,不是宫里配的(可见是赵合德的阴谋,成帝可能并不知情)。
其二,用“赫蹄书”包装此药,说明了赵合德意在诅咒曹宫早点儿死。
其三,“赫蹄书”上的咒语说明不可能是成帝的意思。作为皇帝,他不必如此。这样的做法更像是后宫女人们的做派。
曹宫见状,在服药前绝望地说:这一切都是因为赵氏姐妹欲擅天下之权柄!我儿是个男孩,前额有浓发,长得很像元帝。我儿现在在哪里?他一定有危险。如何才能让王太后知晓?
曹宫死后,赵合德又召见了曾经伺候她的6名婢女,对他们说:你们本无过错,如果愿意自杀封口,我将像对外戚一样对待你们的家人。
6名婢女于是自缢而死。
张弃哺养了这个孩子才11天,便被宫长李南持诏取走,从此不知去向。
在这个案情的背后,可以看得出,成帝并没有害这个孩子的企图。见了籍武的密奏之后,他脸上曾有“瞠也”的表情,说明他可能并不知情;并且很快便安排王舜秘密抚养之,还在给王舜的手谕中专门说:“善养儿,且有赏。毋令漏泄!”
该儿及其生母曹宫、6名婢女先后被害,显然是赵合德的手段。
以成帝一贯的屈从(王凤、王太后、赵氏姐妹)性格,大致不难推测案情的来龙去脉:
他此前下令杀死该儿,大概是受了赵合德的蒙蔽,比如说这个孩子是个野种。后来见了籍武的密奏,颇有所悟,但又不愿逆赵合德之意,故安排王舜“秘密”抚养之。
赵合德可能后来又缠着成帝要赐死曹宫——对成帝来说,赐死一名宫女比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要轻松许多倍。
在获得允诺之后,赵合德便采取“借船出海”的办法,在赐死曹宫的密封手谕书囊里做文章,加上了“赫蹄书”及其咒语——赵合德本无太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这个细节恰恰比较符合她的作风。
后来宫长李南将孩子取走,也有可能是赵合德的又一次“借船出海”:先骗成帝下诏,令人把孩子转移;然后买通李南,让孩子失踪。两次“借船出海”之举,对赵合德来说都易如反掌,正如解光在这份报告中引用掖庭令(掖庭最高长官)吾丘遵的话来说,“掖庭丞吏以下皆与昭仪合通。”
最后一个悬念是:这个孩子不知去向,如果成帝日后问起,她将如何交待?
其实这不是个问题,以成帝的性格及其对赵合德的百依百顺,她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糊弄过去,甚至可以阻止成帝打听孩子的下落。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是成帝“将计就计”,趁机把孩子转移到另一个更安全的地方秘密抚养了起来。
因此,这个案情的描述比较符合逻辑,因此可信度高。
另一个案情是赵合德逼成帝亲手杀害自己与废后许氏所生之子。
解光的报告中说:许皇后被废后一直住在上林苑涿沐馆,成帝曾“一岁再三召,留数月或半岁御幸”。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十一月,许皇后产下一名皇子。成帝当时还专门派中黄门宦官靳严带着“乳医”和相关药物给许皇后送过去。
后来,婢女于客子等人偷听到她与成帝一次吵闹的全过程。
只听得赵合德对成帝嚷嚷道:你不是总跟我说是去中宫(皇后赵飞燕处)了吗?既然去的总是中宫,许美人(许氏被废后的称号)如何会生孩子?看来你又想重新立她为皇后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几个,皇子,谋杀,妹妹,赵飞燕,赵合德几个 皇子 谋杀 妹妹 赵飞燕 赵合德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推荐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