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不择手段:伪君子王莽心黑手辣坐上龙椅(8)

编辑:Jina 来源:新浪读书
 
王莽一生干了两件事,像两根绳索一样把他结结实实地捆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一件是“携诈代汉”,另一件就是“欺民新政”。 


  这第二件事也是他的心血之作。为了损天下以利己,同时还留下好名声,他疯狂地推行所谓的“新政”,最后在玩火中自焚。


  王莽代汉时,为了证明新朝政权是承天受命的合法政权,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更是为了自己心里的阴暗目的,他组织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改制活动


  这种改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方方面面,大致如下:


  1.宣布实行“王田”“私属”。全国土地改为国家所有,不得买卖,称为“王田”,规定人户占田限额,超过分出。奴婢为“私属”,不得买卖。


  2.施行“五均”“六管”。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价格并征收工商业税。“六管”则是国家管理盐、铁、酒、铸币、名山大泽和五均赊贷。


  3.改革币制。废除汉铸五铢钱,先后四次改革,发行5种币材6类共有28种交换比值的新莽货币。


  4.改革汉官制。增设新官位,改变汉官名。


  5.制作具有新莽色彩的礼乐。


  此外,王莽还对州郡县的名称,对京城、宫殿甚至城门的名称作较大变动,还对边境少数民族首领的名称、官号和玺印大加改变。


  对上面的这些措施,除了把玩者的虚伪、贪婪和狡诈,看不到一点儿人的智慧。


  这些措施表面看来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实际上是极端自私的,是取天下利归己所有,遭到天下人的反对;是严重违反和疯狂挑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带来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混乱和倒退;是极其荒诞的,是劳民伤财的,留下历史的笑柄。


  王莽的上述改制措施,没有一项是成功的,相反,取得了另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除了他本人及其身边核心利益集团外,所有的人都强烈反对。


  他按照自己的意图精心设计这个世界,却导致整个国政民生一塌糊涂,自己也落个人人喊打。


  他本来想手握国柄,同时保留最高级别伪君子的职称,再玩天下人一把,却被历史涮了一下,开了个大玩笑。


  这有点像伟大的列宁说的,他“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


  这时的王莽像个愚笨又固执的演员,不顾观众强烈地喝倒彩,非要站在政治舞台中央扭来扭去。


  观众退票不成,不得不看他表演,又见他表演得这么滥,就认定他是有意来圈钱的。


  观众都是花了高价(身家命运和国家前途)买票的,见这个演员这样玩大家,极为愤怒,骂着、喊着,还直往舞台上扔东西——要王莽下台!


  王莽演员上得台来如此艰难,当然赖着不想下去,于是,全场的观众(全国人民)都恼了!


  看那边,有几个火气大的挽起袖子冲上台,非要砍他。


  王莽的“欺民新政”之所以很容易就招来四面八方的反对,当然是有原因的。


  大家要注意的是,原因并不在于他篡汉。


  前汉政权经过王氏外戚半个多世纪的折腾,到王莽时就已经病入膏肓了,全国人民都希望改变国政荒芜、民生凋敝的局面。


  王莽篡汉的手段虽然过于卑鄙,但很能忽悠人,当时一般人还看不出来。


  如果他登基后痛改前非,革弊布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很可能大家不再计较他的前科,大家还是希望他真正能带领国家走正道,带领老百姓过好日子。


  当然,他要是真这么做,也是会得到老百姓拥护的,不至于辛辛苦苦抢来位子坐了那么多年,当时人人喊打,事后没人承认。


  第六节 大家为什么都骂他


  首先,王莽没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是一心为了自己。


  换句话说,他登台演出纯粹为了圈钱,毫不顾及观众的感受。


  他制定实施的王田和奴婢政策,打的旗号是增加国库收入,维护百姓利益,其实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豪强地主,除了多向官府交钱外,其他好处没有,只觉得自己被忽悠了。


  这从公元9年颁布起仅三年就告吹,税收则由“什一而税”达到“实什税五也”,税率提高了4倍,奴婢的口钱则增加30倍,达到每人每年3600文。


  这两项政策遭到所有人的反对。


  从公元7年居摄到23年玩完,在这十多年间,王莽四次下诏改革币制,五次下诏重申币制命令和禁止民间私铸货币的严刑峻法,通过频繁变化币值、使用廉价币材、货币贬值等办法,辅助以必要的威逼、酷刑等强制手段,把老百姓的财富一步步、一点点哄骗到自己手里。

关键字: 内容标签:王莽,心黑手辣,伪君子,坐上王莽 心黑手辣 伪君子 坐上
下一篇:明皇族百万子孙可悲下场 被起义军大肆诛戮(3)||上一篇:唐朝节假日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