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大医精诚:感悟药王山

编辑:秋痕 来源:西安晚报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可以被称作良医、名医的悬壶济世者,为数可能不少,但配得上大医这个称号的,却恐怕只有孙思邈一人。
之所以会产生这么一种想法,是因为前一向读书(也许是上网,记不清了),无意中接触到一篇文章,其中说到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起码在成名以后,他主要的精力是用来为王侯将相、达官贵人服务的。据史书记载,曾接受过扁鹊医治或健康咨询的此类人物,就有蔡恒侯、虢太子、齐桓侯、齐武公、魏文王、晋国大夫赵简子……
是这样吗?好像是。不过,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最终被权势者网罗,应该是在所难免的,唐太宗李世民不就豪气十足地声称“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吗?所谓“彀中”,指的是箭能射及的范围;扁鹊进入到这么一个小圈子内,不管是被网罗还是自投罗网,都属正常。当然,扁鹊的下场并不美好(旧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命运,亦是如此),史载:“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如今,在西安市临潼区城东北三十里的陈村,就有着一座扁鹊墓,相传扁鹊被害于此,就地掩埋。前不久,我曾去此处拜谒,在墓前徘徊良久,忽然想起太史公司马迁针对此事的评论:“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技见殃……”心中不禁怅然!
由战国时的名医扁鹊,想到了唐代名医孙思邈。前者在成名以后大都行走在庙堂之上;后者呢,终了一生基本上隐居在草野之中。当然,据说孙思邈也曾经被唐太宗李世民召见,但那时他老人家已经高龄86了,而在这以前和以后,隐居太白山,隐居峨眉山,隐居磬玉山……采药,种药,制药,医病,孙思邈深深浅浅的脚印,大都是留在江湖,留在民间。大概正是由于此吧,比起扁鹊来,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孙思邈似乎显得更有亲和力。当然,如是表述,绝不意味着对扁鹊的高超医术有半点儿小觑。
说到孙思邈的亲和力,不能不提及在西安赫赫有名的美食葫芦头泡馍。早在唐代,这种以猪肠、猪肚为主料的小吃,就在食肆上出现,被称作猪杂糕。不过,由于对原材料的处理不得法,当时的猪杂糕太过油腻,且带有臊腥之气。一日,隐居在长安以北一处山区(即今日的铜川市耀州区药王山)采药行医的孙思邈来到长安,发现了这种烹调不得法的猪杂糕,于是对店家指点一二,并将随身携带的有关药物连同装药的葫芦相赠(中医有医食同源之说,所以一些药物同时也是调料,而常常以食疗手段来对付病患的医生通晓烹饪调和之理,也属正常)。店家遵照孙思邈的垂教一一办理,新版的猪杂糕果然面目一新。缘此发了小财的店家感念孙思邈的恩德,将其所赠之葫芦视为宝物高悬于店门之首,久而久之,猪杂糕也就摇身一变被呼为葫芦头。
虽说这个有趣的故事为正史所不载,但我却是宁肯信其有。这一次,我到铜川市采风,就专程拜谒了位于耀州区的孙思邈故居和药王山上的药王庙,并深深地给他老人家鞠了几个大躬。因为,面对有着关注民生菩萨情怀的一位大医,我不能不对其折腰。
在药王山上的药王庙里,我感慨万千!
虽说神都是被供奉在庙里,但并非所有的庙里都供奉着神。如若对此说不信,请上药王山,请进药王庙。
拾级而上,进入庙门。左右两厢,看不见那些横眉怒目、面目狰狞的天王金刚;大殿之上,也没有那种居高临下、悲天悯人的神佛菩萨。当然,孙思邈倒是端坐在几案之上的,只不过他足下不曾生出莲花,头顶没有放出灵光,分明是“神”气全无,人味十足。更让人感叹的是,庭院里的那些石碑,镌刻的不是颂圣文字,而是《千金宝要》《海上方》等医药专著。还有厢房里一字排开的岐伯、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中国历代十大名医的泥塑,以及庙里庙外的洗药池、晒药场的遗址遗迹,漫步在这样一个所在,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佛寺道观里的那种浓郁的宗教气氛,你又能感受到多少呢?
药王山上,一座不供奉神佛的药王庙,其实不过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百姓,向一位古代文人表达敬意的纪念堂。
当然,指出有着药王爷之号的孙思邈是人不是神,绝非对这位伟大人物有半点儿看低。要知道,一个人能在自己的百年之后,被万千民众自动建庙祭祀(而不是由官府拨款),且数千年“香火”不绝,这实在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君不见那些用权力支撑起来的纪念建筑,古往今来,中国外国,已经坍塌了多少,还有多少正在坍塌?至于说到孙思邈为什么能够享受到如此殊荣,此人曾有过“大医精诚”之谓,听一听他对这四个字的诠释,想来您就会明白,作为一介民间草医的他,居然千年不朽的缘由所在。
孙思邈曾说,医生论病乃“至精之事”,“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孙思邈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是为大医,简言之,即大医精诚是也。(商子雍)


关键字: 内容标签:精诚,感悟,药王山精诚 感悟 药王山
下一篇:赵匡胤以腐败许可换兵权 宋朝从开始就在慢性自杀(1)||上一篇:揭秘历史上的范蠡和西施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