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国古神话简述(3)

编辑:Jina 来源:语言文字网
 
太阳神地位下降以后,它倒有了比较确定的名称,那就是“羲和”或“郁华”,比较确定的说法,太阳有十个,不过这不是指有十个太阳神,太阳神只有一个,不过中国的太阳神不象其他神话里那样,要每天亲自干活,那样多累嘛^^!所以,每天辛辛苦苦在天山跑的是“日精”赤乌(又名三足乌),是人家羲和哥哥养的鸟啦。每天清晨,一只赤乌就从东方的旸谷的扶桑树上飞起,飞飞飞,一直到黄昏时,飞到西方蒙谷的若木上落下。有趣的是,在四川三星堆发现的文物里,真的有一株青铜神树,上面站了九只异形的鸟,而顶上显然还有一只,可惜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被破坏了。而古蜀之地,恰是古代认为的“日落处”。 


    说了太阳神当然漏不了月神。月神的名字,有的说叫“常仪”,有的说叫“结麟”,月也有“月精”,就是蟾蜍,或者干脆一点,说白了就是癞哈蟆。癞蛤蟆有十二只,应该也是天天轮值吧。赤乌会飞,那癞哈蟆怎么在天上跑哩?偶也不知啦,不过它走的路线应该和赤乌一样。 


    太阳月亮以后好象该说星星,中国星官的名字自己去看二十八宿名册吧。不过,如果要真正一点,最好去看三家注的〈史纪·天官书〉,包你看的得眼睛发花。星星算有个总管吧,名字叫臾区。 

    现在来说地上的神。 


    先看一个字,“后”。 


    “后”,甲骨文里象大土堆形,也就是说,这个字本身就是“大地之神”的意思。所以“大地之神”名为“后土”,但“后土”的意思本来就是今天的“大地之神”,也就是说--“大地之神”的名字就叫“大地之神”,唉唉。同时,大地之神又和中国的五行关系扯在一起,就更复杂了。这待会儿再提。 


    除了太阳崇拜,另外一个少不了的是江河崇拜,其代表性的神灵就是楚人神话中人面蛇身的女娲伏羲和华夏神话中的龙。其实,龙和蛇本是一个东西啦。但说到江河神,却没有多少有很高的地位的,甚至最伟大的“河(古代说河就是指黄河,其他都叫水)”之神河伯冯夷(或叫冰夷)也不过尔尔。而“江(自然是指整条长江)”之神的名号似乎是“震蒙奇相”,是个女孩子,她偷了黄帝的一个宝珠玄珠,为了躲避追捕而不小心掉到长江淹死了,成了江神。还有一点很有趣,几乎没有海神的名号(大陆国家,不重视海吧),如果不考虑所谓“四海龙王”,我记得的只有〈庄子〉里提到过一个北海神“忽”或“若”,南海神“儵”。
 

    对了,“龙”里面有一个很厉害的神,叫做“烛龙”,那可不是“四海龙王”那一类小虾虾比得上的,很有些所谓“洪荒大龙”的味道,是一直盘踞着整个世界,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吁为夏、息为风的蛮荒巨神。这可是在造物神之类了。 


    另外有一个大地方还没提,就是大名鼎鼎的“昆仑”。在中国神话里,昆仑是支撑世界的大山,天柱,其上就是天庭,其下就是黄泉地府。所以这里被称之为“帝(天帝)之下都”,里面的神树、神兽、神鸟和神灵一堆一堆的啦,具体可以看〈山海经〉、〈海内十州记〉、〈博物志〉、〈拾遗记〉、〈水经注〉等书,这里略提一些,据说昆仑的大门是开明兽把守的,有九门(废话,中国什么厉害的地方不是有九道门啊),有的说昆仑有三个山峰,一个比一个高,或者说有上下三级。最下的是樊桐(板桐),其次是玄圃(悬圃,阆风),再上是昆仑宫,在这以上,就是名为“天墉”或“增城”的天庭。还有九层的分法,具体怎么分却不太清楚。根据古中国人看到的地势,昆仑在西北或西南。 


    昆仑的主神是所谓“西王母、东王公”,两个都长得很可怕哦,一个是怪兽(西王母),另一个是怪鸟(东王公),而且据说同时是主管着昆仑下的幽明地府,不怕死的就上吧。顺便说一句,后羿射日是大家很熟的故事,为什么他要去找西王母求不死药呢,自然就是因为西王母是掌管生死的神灵(不过也有说大地神后土是掌管幽明的)。 


    现在再来看看那些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中国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神、人不分。传说中的古君,即是人,也是神,这一个是神话没有成体系的表现,另一个则是中国自古君权就特别强大的表现。 


    黄帝、炎帝就不说了,他们是华夏族的始祖,中国人的始祖,又是顶着最高神的名号。在古埃及倒有类似的情况,只是后来君权才渐渐落于神权之下。而且,夏代的君王还自称“夏后”,其实就是把自己比为大地之君。 


    同时,五行学说在中国的流行,大概汉代时,古之帝王又和五行配了起来,和古代一些传说中的神灵配了起来,这里提一些比较“整齐”的说法: 


    东方之帝太嗥,神灵句芒,星辰岁星(木星的古名,中国古代有木星纪年,而不是太阳纪年),灵兽苍龙,声音角,吉日甲乙,神器规,季节春;西方之帝少昊(少嗥),神灵蓐收、星辰太白(就是启明星),灵兽白虎,声音商,吉日庚辛,神器矩(PS:规矩规矩,就这么来的),季节秋;南方之帝炎帝,神灵朱明(祝融),星辰荧惑(火星的古名),灵兽朱鸟,声音徵,吉日丙丁,神器衡,季节夏;北方之帝颛顼,神灵玄冥,星辰辰星(水星的古名),灵兽玄武,声音羽,吉日壬癸,神器权,季节冬;中央之帝黄帝,神灵后土,星辰镇星(土星的古名),灵兽黄龙,声音宫,吉日戊己,神器绳,四季。 


    另外还有诸如燧人、苍颉、有巢、伏羲、女娲、帝喾、帝俊,还有去看〈史纪·五帝本纪〉,也有一些其他的名字。象这些“古帝王”,很多又有其他的“功能”,比如女娲据说是造人的神啦,伏羲造八卦啦,苍颉造字,燧人发现火,等等。 


    特别提一提那个叫帝俊的,因为在后来的书籍里几乎没有提到过他,提起过他的主要是〈山海经〉,据说就是他生出日和月的,是那种古神吗?不过“俊”这个字是形声字,照理出现得应该比较晚,不过也可能是“音译”的缘故。可能从某个古字取的音。 


    又,以上的古帝,经常这个是那个的儿子,那个又是这个的祖父,谁又是谁的臣子,这样那样,混乱得不得了,这里偶把很多枝蔓都扔掉了,否则不是怕大家看得头昏,实在是怕偶自己写得头昏。 

三、神谱略谈--其他神灵 


    象前面提到的大神,特别是那些所谓“古帝”们,个个都担了一大堆的其他名号,是N多的物件的发明者,这里不想再提他们(提一提都会昏头),说说别人吧。 


    雨师:赤松子。听说他为了下雨,要吃一种叫“冰玉散”的东西,他和西王母关系不错,常去昆仑游玩,随风雨上下。他还拐跑了炎帝的小女儿,拉着人家MM从一棵桑树上飞走了。害炎帝爷爷伤心地不得了,把自己女儿离去的那颗桑树命名为“帝女桑”,这是一棵有红色木纹,开黄色花朵,结青色果实的树。 


    风神:风后。 


    雷神:夔 


    路神(保护旅行者的):嫘祖,黄帝的正妻。 


    灶神(就是那个每年要上天打小报告的):隗。别看人家是灶神,容貌可象美女诶。 


    巫山女神(除却巫山不是云啊--嘿嘿):瑶姬,炎帝的另一个女儿。很可怕哦,因为特别会诱惑男人--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的故事知道吧。不过人家姐姐还帮过大禹治水来着,就是花心一点儿也没关系啦。 


    洛神:有名吧,谁叫曹子建要写〈洛神赋〉呢。她是伏羲的女儿宓妃,也是河伯的夫人,可是后来却和射日的后羿有婚外恋情,因为之前后羿还射瞎了河伯的左眼,而宓妃很高兴她的花心大萝卜丈夫吃了亏(可怕可怕)。 


    乐神:伶伦。 


    工匠神:巧倕。 


    井神:盘灵,又作“吹萧女子”,因为她曾在西方白帝少昊之父亲和母亲饮宴时吹萧,同时还有江神奇相起舞。又,据说少昊的父亲是一个绝世的美男子--厚厚,钓GG哦。 


    旱神:女魃。当黄帝和蚩尤作战时,蚩尤下了大雨,就靠这位姐姐来烘干了。
 

    四、神谱略谈--恶神 


    最有名的应该数蚩尤,他是江淮楚人神话中的神,大约是中原往南征服时将其加以丑化的。至于样子么,偶倒觉得和西方奇幻里的半兽人可能差不多,而且很能打,黄帝不就是据说和他打了一场大仗然后懂得兵法的么。 


    刑天也算一个,他被炎帝砍掉了脑袋后仍旧拿着兵器又蹦又跳,够狠够狠。 


    共工,也是和炎帝(一说颛顼)作对的,输了以后一气之下把天柱撞了个歪歪斜斜的那位(象是什么巨人神的变种)。 


    这三个算是有名的“大坏蛋”。小坏蛋就是些鬼魅一类,而且全是所谓北方之帝颛顼之子,计有魍魉、疫鬼、小鬼(专门吓唬人)、穷子(穷神)等等。

关键字: 内容标签:简述,中国古,神话简述 中国古 神话
下一篇:唐朝的冷漠罪:看见火灾不扑救也要治罪||上一篇:"中化"与"西化"的百年论争(3)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