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代的刑罚体系,我们就想起旧时代的辣椒水、老虎凳,最有名的就是满清十大酷刑,其中的手段你想都不敢想。而这也成为近代外国窃取治外法权的论证,认为中国的刑罚太黑暗,需要他们来“拯救”。
其实,说起刑罚体系的文明程度,我们中国的刑罚体系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刑罚体系,只是自明清时期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步腐朽而走向黑暗。这个最文明的刑罚体系,出自一位伟大的皇帝之手,他就是史上著名的盛世“文景之治”的奠基者——汉文帝刘恒。
意外上位的幸运皇帝
汉文帝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对他政绩的充分肯定。文帝名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薄姬。
刘恒在刘邦的众多儿子中是很幸运的。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吕后仅生了一个,即惠帝刘盈。在惠帝去世后,吕后为了使自己长期掌握政权,对刘邦其他的儿子们大开杀戒,吕后共害死了四个。刘邦的大儿子刘肥最后未被陷害,得以善终。吕后最后死时,刘邦的八个儿子只剩下了刘恒和刘长。
在刘邦的众子中,刘恒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这和他的母亲有关。母亲薄姬原是项羽所封魏国王宫的宫女,在刘邦打败魏国后,将许多宫女选进自己的后宫,后来便和薄姬生了文帝刘恒。
但是刘恒出生后,薄姬却遭到刘邦的冷落,地位一直是“姬”,没有升到“夫人”,所以,刘恒从小就做事小心,从不惹是生非,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刘恒八岁时,三十多位大臣共同保举他做了代王。虽然地位没其他王子那样显赫,但这恰好帮文帝躲过了吕后的迫害,幸运地活下来,没有步几位“倒霉兄弟”的后尘。
刘邦的旧臣陈平和周勃在吕后死后,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吕后死前指定了一个小皇帝刘弘,他们觉得刘弘不是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于是就商议该由谁来继承皇位。最后,他们相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主要因为刘恒势单力薄,便于他们继续玩弄权柄。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赴长安继承皇位。
刘恒见到使者,开始并不是很高兴,相反,这使他起了疑心,他的属臣们也意见不同,有的认为是一个阴谋,有的则分析说不会有假。
为了以防万一,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一步步小心从事,深怕又中了计,丧命黄泉路。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探听虚实,二是离长安城五十里的时候,又派属下宋昌先进城探路。最后,小心的刘恒终于在陈平等众大臣的拥戴下平安地继承了皇位,住进了未央宫。
汉朝崛起的真正奠基人
人们通常熟悉的都是汉武帝的法律思想,认为他是西汉繁荣的功臣,而不认为汉文帝是个因循守旧的皇帝,或是一个无所作为的皇帝,其实汉文帝才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改革家,一个西汉王朝的忠实维护者。正是在他的清静无为的法律思想指导下,汉朝才得到了休养生息,为西汉王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从而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顶峰。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文帝即位之时,不仅国家财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还相当困顿。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社会物资的极度匮乏和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
为了振兴汉朝经济,汉文帝采取“藏富于民”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农民的“个人所得税”,文帝二年和十二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即纳1∕30的土地税,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此以后,三十税一成为汉代定制。此外,算赋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两次直接将税收减半,这是何等的大手笔!
可以说,汉朝腾飞的原动力正是汉文帝这颗体恤民情之心,有一个故事可以充分体现他的这颗善心。
有一次,他打算修建露台,叫工匠计算费用,需要黄金一百斤。文帝说:“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以小见大,一个小故事的背后,是一颗兼济天下的胸怀,如此一来,汉朝的崛起也就指日可待了。
经济放宽,刑罚同样要放宽!
关键字: 内容标签:肉刑,废除,皇帝,残酷肉刑 废除 皇帝 残酷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其实,说起刑罚体系的文明程度,我们中国的刑罚体系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刑罚体系,只是自明清时期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步腐朽而走向黑暗。这个最文明的刑罚体系,出自一位伟大的皇帝之手,他就是史上著名的盛世“文景之治”的奠基者——汉文帝刘恒。
意外上位的幸运皇帝
汉文帝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对他政绩的充分肯定。文帝名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薄姬。
刘恒在刘邦的众多儿子中是很幸运的。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吕后仅生了一个,即惠帝刘盈。在惠帝去世后,吕后为了使自己长期掌握政权,对刘邦其他的儿子们大开杀戒,吕后共害死了四个。刘邦的大儿子刘肥最后未被陷害,得以善终。吕后最后死时,刘邦的八个儿子只剩下了刘恒和刘长。
在刘邦的众子中,刘恒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这和他的母亲有关。母亲薄姬原是项羽所封魏国王宫的宫女,在刘邦打败魏国后,将许多宫女选进自己的后宫,后来便和薄姬生了文帝刘恒。
但是刘恒出生后,薄姬却遭到刘邦的冷落,地位一直是“姬”,没有升到“夫人”,所以,刘恒从小就做事小心,从不惹是生非,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刘恒八岁时,三十多位大臣共同保举他做了代王。虽然地位没其他王子那样显赫,但这恰好帮文帝躲过了吕后的迫害,幸运地活下来,没有步几位“倒霉兄弟”的后尘。
刘邦的旧臣陈平和周勃在吕后死后,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吕后死前指定了一个小皇帝刘弘,他们觉得刘弘不是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于是就商议该由谁来继承皇位。最后,他们相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主要因为刘恒势单力薄,便于他们继续玩弄权柄。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赴长安继承皇位。
刘恒见到使者,开始并不是很高兴,相反,这使他起了疑心,他的属臣们也意见不同,有的认为是一个阴谋,有的则分析说不会有假。
为了以防万一,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一步步小心从事,深怕又中了计,丧命黄泉路。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探听虚实,二是离长安城五十里的时候,又派属下宋昌先进城探路。最后,小心的刘恒终于在陈平等众大臣的拥戴下平安地继承了皇位,住进了未央宫。
汉朝崛起的真正奠基人
人们通常熟悉的都是汉武帝的法律思想,认为他是西汉繁荣的功臣,而不认为汉文帝是个因循守旧的皇帝,或是一个无所作为的皇帝,其实汉文帝才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改革家,一个西汉王朝的忠实维护者。正是在他的清静无为的法律思想指导下,汉朝才得到了休养生息,为西汉王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从而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顶峰。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文帝即位之时,不仅国家财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还相当困顿。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社会物资的极度匮乏和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
为了振兴汉朝经济,汉文帝采取“藏富于民”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农民的“个人所得税”,文帝二年和十二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即纳1∕30的土地税,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此以后,三十税一成为汉代定制。此外,算赋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两次直接将税收减半,这是何等的大手笔!
可以说,汉朝腾飞的原动力正是汉文帝这颗体恤民情之心,有一个故事可以充分体现他的这颗善心。
有一次,他打算修建露台,叫工匠计算费用,需要黄金一百斤。文帝说:“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以小见大,一个小故事的背后,是一颗兼济天下的胸怀,如此一来,汉朝的崛起也就指日可待了。
经济放宽,刑罚同样要放宽!
关键字: 内容标签:肉刑,废除,皇帝,残酷肉刑 废除 皇帝 残酷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少林寺的千年佛难:近代竟被石友三放火烧寺||上一篇:中国目录学史的开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