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唐人高考 写诗最难(1)

编辑:Jina 来源:文史参考
 
  文 | 李明三 


      每年高考,总有人拿作文说事。今年最抓人眼球的是北京卷的命题作文,要求考生“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这是一道颇富诗意的考题,让人立刻联想到温家宝总理的新诗《仰望星空》,但又要求考生不得写诗。常言道,“言之精者为文,文之精者为诗”。诗歌这种最能抒发人性灵的文学体裁,在现代中国的教育体制里,已经沦落到连“敲门砖”都不配了。 


  由此想起以诗赋取士,诗人辈出、群星璀璨的大唐时代。那时的科举考试,与现在的高考作文一样,限制很多,束缚甚严,但那些戴着诗人桂冠的精英们,到底出手不凡,竟然写出了史上最牛的高考“作文”,传诵至今。 


  唐代高考作文也是老八股 


  唐代科举考试与现今的高考一样,都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考生当然是冲着高官厚禄而来,而朝廷每年开科取士,则是要笼络天下读书人,为皇家出力卖命。对这一点,唐太宗看得很明白。他在贞观年间“盛开科举”,考试科目在隋朝时的秀才、明经、进士三科基础上,又新增了明法、明书、明算(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法学、书法、数学)三科,这六门功课,只要精通一门,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应试求官。国家扩大招生范围,效果立竿见影,应试考生很快就由隋朝时的几百人一下子增加到数千人。有一回高考期间,太宗皇帝登上端门,看见新进士从考场排着长队鱼贯而出,得意洋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你想啊,皇帝老儿设了个局,把天下读书人尽揽怀中,能不偷着乐吗? 


  也有人看破了这把戏,编成顺口溜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当时是皇帝垄断的家天下,读书人除了应试中举,没有别的出路和选择,而皇家用人,真才实学倒在其次,最要紧的是肯听话,凡事忠顺,会奉承主子。这种人怎么选拔?主考官就要在考试上下功夫。譬如考进士,有一场考试叫“帖经”,考官随意抽一本经书(当时有九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等在内,是必读课本),随便翻开一页,遮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句话。在这句只有十个字左右的经文里,再用纸条贴住三个字,让考生填空。每次出十道填空题,至少填对五道,考试才算过关。这种简单的填空游戏,显然不在乎考生的真才实学,要的是他们对儒家经典死记硬背的功夫。 


  当然,唐朝社会上流行作诗,就如时下的流行歌曲,谁都会哼一两句。当时官场上逢场作戏,饮酒宴会,都离不开诗。因此,这也是考生的必修课,反映到科举上,还以进士考试为例,一共考三场,除了前面说的帖经,还有一场时事政治(当时叫时务策),而竞争最激烈、淘汰率最高的,就是诗赋这一场。 


  如果说,帖经填空,考的是死功夫;那么,吟诗作赋,就需要考生临场发挥了。但是且慢,皇家规矩很多,绝不会让你自由发挥。唐人写诗,最喜欢洋洋洒洒不受限制的古风,其次是短小精悍的五七言绝句,限制稍多一些的律诗,也颇受欢迎。但到了考场上,这些时尚体式都用不着。现在的高考作文,一般要求800字;有唐一代的诗赋考试,字数上也有严格要求——六韵十二句,仅限五言,不多不少,总共六十个字。 


  这种不伦不类的要求,后人称为“帖括体式”,并总结出一套作文秘诀:“起联点题;次联写题,意不用说尽;三四联正写,发挥明透;五联题后推开,六联收束”。这完全是后代八股文的祖师爷,可以想象,就如今天高考的命题作文一样,在重重限制之下是难以出现好作品的。如果不按规矩来,诗写得再好,考试也不及格。 


  最牛高考生——祖咏 


  唐玄宗开元年间,偏偏有这么一个读书人,在进士考试时,毅然置个人功名于不顾,打破陈规,写出了一首绝妙好诗。 


  这人就是祖咏。开元十二年,他在京都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打开卷子,作文题目是《终南望余雪》。祖咏略加思索,提笔写了四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写到这里,祖咏即搁笔交卷。考官问他为什么不按要求写完六韵十二句,祖咏回答说:“意尽矣。”意思是说,诗意已经表达完了,再写就是画蛇添足。两联四句,已把 《终南望余雪》的意蕴全部表达出来,字字珠玑,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诗写得再好,但不合规矩,照例不予录取的。所幸的是,祖咏毕竟生活在气魄和风度包容一切的大唐盛世。他的应试诗虽然不合规矩,但仍以质取胜,当时的主考官杜绾(一说与祖咏同榜进士),出身高门望族,喜爱祖咏的文才,并没有因此而为难他,破格录为进士。祖咏进士及第,后半生衣食无忧,乐得与王维、储光义等人诗文唱和,优游终老,成为盛唐一代光照千古的群星之一。 


  千百年后,当时同科应试的进士们写下的“合格”诗句,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唯有祖咏这脍炙人口的寥寥四句,传诵至今。历代评比咏雪诗,都尊“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为绝唱。清人王士祯在《渔洋诗话》中,把祖咏这首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获此殊荣的,还有大诗人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以及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 

关键字: 内容标签:高考,唐人,写诗,最难高考 唐人 写诗 最难
下一篇:梁山功夫比少林:水浒十大高手武力值逐一点评(1)||上一篇:唐代诗人仕宦概况
分享到
推荐好文